第126章 多写写就会了(1/2)

伍岩回来了,一身匆忙之色。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一回来,他就非常关心的问道:

“总算回来了,昨天手术做了几台?加上今天的有四台吗?”

伍岩昨天临走时,是给耿博忠打过招呼,让多给安排病,所以他有点期待。

不过,即使再多,他预计能有四台已经是非常不错了,已经能得出大体数据了。

田莎佩服的看了张谷一眼,道:“总共做了七台呢!”

“什么?”

伍岩错愕,他是听错了吗?

一天半的时间七台?这可是高度手术,就是超也不过如此吧!

田莎道:“张谷医生的力太旺盛了,第一天就做了五台,第二天又做了两台,副手都换了两个!”

“他把市一院这方面的病,都做完了,这才停下。”

伍岩听的眼珠子都瞪大了,这是高度手术啊!这还是吗?

越是到了他这个年纪,越是羡慕力旺盛的年轻

这战绩,简直太令羡慕嫉妒恨了。

张谷手里噼里啪啦响个不停,甚至连和两说话,手里都没停。

“我这不是想快点得出手术数据,完成课题嘛。”

要是按照原计划,一项课题,不可能这么快就完成。

可张谷用了个大招,直接推动课题来到最后一步。

伍岩听到这话,也顾不上羡慕嫉妒了,连忙凑了过来。

“七台的数据么?也差不多了,我看看各例病案况和手术数据。”

他来到田莎这里,仔细查看了一会儿表格数据后,露出了惊喜、满意的笑容。

“不错,七例病况各不相同,基本涵盖了大多数胰体尾切除术的大部分疾病种类。”

“各项数据平均下来,也和我昨天参与的第一台手术相差不大,咱这课题,可以说已经成功一大半了!”

最终,伍岩心满意足的得出结论——

可以开始写报告和文章了!

这时,就听张谷那噼里啪啦的响声,突然停了。

他伸了个懒腰。

“唔,写好了。伍老师你来看看,帮我校正一下。”

伍岩还没反应过来:“你写的什么?”

等他一看张谷的电脑屏幕。

两篇文档:一个课题报告,以及一篇《论是否保脾对胰体尾切除术的影响分析》文章。

伍岩眼角抽了抽。

原来刚才张谷噼里啪啦,就是在写报告和文章?

这也太快了!快的事姑且不论,关键是张谷竟然不声不响,就把活都给完了。

他这个老师,全程啥活也没,就靠两个学生自己,已经把大多数活都包揽了。

尤其是张谷,力简直旺盛的不行,写文章和课题报告,哪个不是耗费无数脑细胞,需要反复核对用词和数据的?

竟然这就写出来了。

伍岩怀着包容和侥幸的心理,想着——

估计写的比较潦,需要修吧!

伍岩做坐下来,打算好好修一下,也发挥一下他这老师的作用。

等他一字一行的读时,这才发现张谷写文章的功底也很不错。

可供修改的地方已经很少了。

他用异样的眼光,看向张谷:“你以前发过多少文章,这写文章功底怎么这么扎实?”

田莎也好奇的看向张谷。

张谷大概数了数,道:“去年下半年,可能发了有三四篇吧,这东西还是蛮套路的,多写写就会了。”

伍岩表面上,面无表

内心里却是有点挫败感。他这个老师,还是医科大学副校长,科研量竟然还比不上自己的学生。

半年三四篇,简直就是平均不到两个月就有一篇啊!

就是他伍岩,两年能有一篇文章发表,就已经非常自豪了!

要知道更多的,四五年时间能发出一篇,就已经很不错了。

略微修了一下后。

课题报告和文章都做了定稿。

伍岩安排道:“课题报告的事给我,会上传到全国高校数据库中,也会记录在你们的档案中。”

“至于这篇文章,我在《华北临床实践》有老同学,我打算推荐到那里,你觉得怎么样?”

张谷点:“好,那就全靠伍老师安排了。”

《华北临床实践》是地方区域期刊,不论是级别,还是综合影响因子,都比山省《当代实用医学》要高一个层次。

既然有这机会,张谷也乐见其成。

……

完成了硕士生涯的第一项课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