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反围剿(2/3)
看了看通话记录,发现里面有几条写着“李海洋”的记录就立刻什么都明白了。
于是他冷声质问:“说,怎么回事?李海洋给了你们多少钱让你们来打我?”
那先是一愣,随后急忙说:“什么李海洋,我不认识。”
许逸阳直接对陈猛说:“猛子,先把他的揽子碾碎一个,我看是他的嘴硬,还是揽子硬!”
陈猛立刻说道:“好嘞!”
说罢,便抬脚欲踩。
那吓的急忙说道:“别碾别碾,我说!我这就说!”
说完,他咽了唾沫,道:“李海洋说你害他在全校师生面前丢了脸,所以给了我两万,让我打断你一条胳膊、帮他出气!”
“好啊!”许逸阳点点,对陈猛和赵鑫说:“接着打。”
说完,对瘦小到有些不太能挤进来的李一鸣说:“一鸣,你打个110报警,就说有拦路抢劫。”
李一鸣悻悻的暂时退出战场,然后掏出手机拨打110。
听说终于有报警了,被打的四个
都流下了劫后余生的泪水。
他们这个时候最想见到的就是正义的民警察,因为
民警察只要来了,一定会先制止这帮畜生对自己的疯狂围殴。
出来混了这么久,真心没挨过这么惨的痛打,每一棍子砸下来都疼的钻心,很快就浑身上下没一处不疼的地方。
这要是再让他们这么打下去,怕是小命都得待在这里。
他们现在无一不把肠子都悔青了。
原本只是想赚点钱好过个肥年而已,真没想到,会被打得跟灰孙子似的,满地打滚求饶。
李一鸣这时把电话挂了,对大家说:“我已经报完警了。”
许逸阳点点,因为中海外附近没多远就有个派出所,所以许逸阳猜测,报警电话打完,警察一定来得很快。
于是他赶紧撤出战斗,嘱咐陈猛和赵鑫把甩棍拿远点丢掉,然后又给之前有过不少接触的、中海卫视的新闻记者卢笛打了个电话。
许逸阳做事不太喜欢小打小闹,既然要玩大一点,自然是想尽一切办法添柴加火。
卢笛每天的主要工作不就是跑新闻吗?
这眼前就摆着一个很有意思的新闻素材。
单看这一场打架斗殴似乎没啥意思,但结合当事的身份,再结合整件事前因后果,还是很有几分黑色幽默的。
更何况,自己手里还有当天晚上李海洋唱歌的视频,这要是能通过电视台播出去,真是绝了。
……
此时的卢笛,正在距离中海外没多远的那家皖北烧烤吃饭。
天气冷了,户外的烧烤也有些坐不住,老板脆盘了个小门面,每桌客
都给摆上一个小碳炉子,守着炉子吃烤串,
和串也就都没那么怕冷。
自打上次抓住了火灾的新闻之后,卢笛在台里一下子成了名,而她自己也因此受益匪浅。
火灾刚过没多久,台里就给她做了一次全台嘉奖,在全台出了名;
紧接着,她又被评为全市优秀中青年新闻工作者,这对新闻记者来说,是个不小的荣誉。
前两天,她那条关于火灾的新闻,让她被选为上一年度的全国百佳新闻记者,这对记者来说,是个绝对的殊荣,也是一个极难获得的荣誉。
很多在记者这一行
了一辈子,也未必能够拿到这项荣誉,而她才刚参加工作没多久,就抓住了这样一个绝佳的机会。
原本,普通记者升主任记者,如果不是博士学位,那么至少都需要在记者岗位满五年。
但有了优秀中青年新闻工作者、全国百佳新闻记者这两项荣誉之后,可以把五年的硬要求,拉低到三年。
这还不止。
因为全国百佳新闻记者的荣誉十分难得,有了它,从主任记者升高级记者,又可以把五年的硬要求缩减到三年。
这样一来,别最少十年才能走完的路程,她最快可以在六年内走完,省去了四年时间。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台里从前辈到平辈到晚辈,都对她羡慕至极的原因。
谁也没想到,在几个月前,默默无闻的卢笛,能够忽然撞大运,抓住这样一个绝佳的新闻素材,只要她未来还准备在新闻行业工作,这个新闻都将成为她一辈子的加速器。
而且,台里甚至为她申请了2000年的范长江新闻奖、韬奋新闻奖评选。
这两个新闻奖,是国内最权威的新闻奖项,也是新闻从业者的最高殊荣,2000年以前一直是三年评选一届,从今年开始改成了两年一届。
卢笛可没想过自己撞大运撞上的新闻,能拿到这两个最高奖项中的任何一个,因为眼下自己获得的益处,都已经远远超出预期了。
正因为如此,她心里愈发的感激两个,一个是给自己提供线索的烧烤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