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惊喜连连(1/3)
但白高睿稍感疑惑的一点在于,珍珠这样的有机宝石,特别娇贵,是怎么保存这么久的。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当然,他也仅仅只是疑惑而已,奇迹总是会发生的,最主要看保存环境。
而且,白高睿知道,有打捞出来沉船宝藏中,珍珠,珊瑚,琥珀,象牙,犀角等有机宝石都是有存在的。
夏宇拿出来的这些珍珠,也都特崭新的样子。
反正白羽娇是绝对不会嫌弃的,她们天生就喜欢亮闪闪的东西,
也是珠宝玉石的消费主力。
但就算是再新鲜的珍珠,保存不当的话,也很容易变得“老珠黄”,也就是说珍珠有寿命期。
不像红蓝宝石钻石之类宝石,存放久些都没什么问题。
白羽娇高兴了,白高睿这边等她收完“惊喜”之后,也开始开箱查看夏宇带回来的其他好宝贝。
如夏宇所言,男佩戴珠宝玉石的不算多,和田玉以及其他玉石制作的算是最多的。也有比较豪气的男
或者是做翡翠生意的,会带翡翠戒指的,钻戒基本就订婚结婚的时候带。
就完全不受限制,什么珠宝玉石,戒指、镯子、项链、耳环、耳钉等等都可以佩戴。
开箱的结果也是带给他们大大的惊喜,拆开气泡纸,就看到了如玉般莹润的青瓷。
“这是秘色瓷?”白高睿马上就认出来了。
“和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差不多!”白羽娇的绪也很兴奋,她有和白高睿一起,去到法门寺博物馆,亲眼看到了作为秘色瓷的标准器的十几件青瓷。
但很遗憾的是,没办法亲自上手那些珍贵的秘色瓷。
现在夏宇搞来的这件瓷器,是内底划莲花纹,内沿划卷纹的秘色碗,有着如湖水一般莹润的瓷釉,玲珑剔透,如冰似玉。
是最典型不过的秘色瓷特征。
两也最是清楚,夏宇这批宝贝的来源,最起码,不会是现代的仿品。
这类越窑青瓷中的品瓷器,就可以算得上是秘色瓷。
而且很显然,夏宇搞来的秘色瓷,并不只有这只碗。
他这一箱瓷器,都是越窑青瓷中的品之作,秘色瓷。
这也让喜欢文物的白高睿和白羽娇都如获至宝。
这其中的每件瓷器,都是相当有说道的,也是在市面上很少能见到的。
这其中就有一件秘色瓷的大盘,盘底布满了莲叶的纹脉,最正中站着一只栩栩如生的乌。
这更让几个兴致满满的探究起来。
这样“游莲叶”的作为装饰纹样出现得很早。
白羽娇认为,“游莲叶的典故,最早应该出自《史记》中的《
策列传》,即“
千岁乃游莲叶之上,蓍百茎共一根,又其所生,兽无虎狼,
无毒螫,江傍家
常畜
饮食之,以为能导引致气,有益于助衰养老。”
这段话翻译为白话文就是,“我到江南考察时,了解过蓍的事,访问过当地老年
,他们说
活到一千岁,能在莲叶上走动,蓍
长到一百枝梗茎仍然共有一条根。还说,
蓍生长的地方,没有虎狼一类凶兽,没有毒
。江边居民常常养
,供应其饮食,认为
能帮
调节呼吸增加元气,可助
抗衰养老,这些话难道不真实吗!”
白高睿也讲,“晋代文献《抱朴子》也说,‘千岁之,五色具焉,其额上两骨起似角,解
之言,浮於莲叶之上,或在丛蓍之下,其上时有白云蟠蛇’。”
同样也熟读历史的夏宇也知晓,游莲叶的故事影响于世很
,到唐代的时候,仍旧十分风行,“我记得,有件出自敦煌的瑞应图,其中就有卧于荷叶上的
,便是瑞应之一的“灵
”,
所衔应该就是“百茎共一根”的蓍
了。”
白高睿更是娓娓道来,“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那件鎏金银香炉,炉盖就装饰了一周卧莲花纹。”
此外,见多识广的白高睿还提到,游莲叶的纹样,在五代时又多见于瓷器。比如陕西黄堡窑址出土的青瓷盏底残片,其内底心贴塑一
,腹外刻莲瓣纹。
越窑青瓷的旧址,也就是上林湖越窑址出土的一件青瓷盘残片,盘心划游莲叶纹,其时代为五代至宋初。
最完整的一例,则是河北定县静志寺塔塔基发现的一件青瓷盏,为北宋太平兴国初年之物。
到南宋的时候,游莲叶纹已成瓷制酒器中的流行题材,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而且远销海外。
南海海域发现的南海1号沉船和华光礁1号沉船中都有景德镇青白釉游莲叶纹盘盏成副。
华光礁沉船中的盘与盏的莲叶周围均装饰、鹤、祥云与仙
,祝寿吉祥之意更加鲜明。
此外,还可以从诗歌作品中得到佐证,白羽娇就说,“宋代词洪适有词调寄《生查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