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商谈(2/3)

找自己的目的。

“你爸是楚翰林?”张亚珍忽然问道。

“对。”

这没什么好隐瞒的,楚东如实道。

张亚珍道,“什么时候再卖楼老师也买一套,不会很贵吧?”

“...”

楚东瀑布汗,连忙点头道,“一定一定,老师买成本价。”

张亚珍面部柔和了一些点点头,“以后再请假直接找我,别麻烦老校长,还有,别仗着家里有钱,给学校捐过款就可以横行霸道,李铁的事我还给你记着呢,学生就要有个学生的样子,实在学不进去就自学点别的,别打扰别人,记得了吗?”

张亚珍虽说的严厉,楚东是何等样人,哪能听不出言外之意,笑着道,“老师放心,作为新时代的五好..”

“好了,别贫了,你自己进去吧。”

张亚珍把他送到门口转身离开。

进门的时候楚东还在琢磨在哪再盖个楼,教育局是有家属楼的,至于学校的教师就没有家属楼可言了,老的教育局家属楼已经拆掉了,就在三号地块,职工都已经入住了星光小区,想起来自己似乎回来之后一直没抽空去星光小区转转,只是远处看过几眼,是应该找机会去看看。

和刘启东见面的地点是在校长室,屋里除了老校长和几个政府人员其他人都出去了,楚东先跟校长礼貌的问好才在校长介绍下和刘启东握了握手。

和校长问好是学生,和刘启东就是商谈了,以锦东现在的体量别说是刘启东,就算在冰城和市长谈都可以平等对话。

老校长介绍完知道有事要谈就出去了,留下的全是政府人员。

“在这样的场合见咱们昌北乃至咱们平原省最优秀的青年企业家真是我没想到的。”

刘启东年纪很轻,可能还不到四十,能坐上市长的位置,虽然是个正处级的县级市市长也很不一般了,机遇、人脉、能力缺一不可。

从平原省青年企业家几个字楚东意识到刘启东已经知道了他不少的信息,楚东也没过多客套,“我也没想到,想必刘市长是事出有因了,我洗耳恭听。”

这话说的不怎么客气,随行的几个不了解内情的政府人员都有些皱眉,手下却不停,把两人说话内容都要记录下来,这样的规格就属于正常的会谈,不像以前和韩斌那种半公半私的商谈。

刘启东根本没介意,他之前想过邀请楚东到市政府,也想过登门拜访,最后还是决定采取这个方式见面,他挥了挥手道,“你们先出去吧,我私下和楚总聊聊,等会喊你们再进来。”

等屋里就剩下两人刘启东说话随意了很多,“在省里听到你的事迹我真的没敢相信,甚至有种天上掉馅饼的感觉,等我回来到昌北冷静了下来,设身处地的想,如果我是你会怎么做?会不计付出的帮助家乡?会无偿的帮助家乡人民?我想不是。”

“或许这种方式能一时的给昌北带来一些改变,但弊大于利,俗话说升米恩斗米仇就是如此,而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更何况你是个商人,就算有心回报家乡所站的角度也不会是无偿的,你能在这么小的年纪取得这样的成就我想道理都不用我说。”

“这之后我就一直在琢磨怎么才能做到合则两利呢?咱们昌北到底有什么可开发并且急需资金的项目呢?我考察之后选定了一些才敢过来和你见面,免得因为我一个人连累你对整个昌北的印象。”

能在这样的年纪坐在这个位置上能力肯定很关键,就这一番看似推心置腹的话如果一般的小商人可能就要感激涕零了,不过一般小商人也不值得刘启东小心翼翼对待。

楚东自然要给予回应,说道,“刘市长太客气了,首先我是个做企业的,其次我是昌北人,这点是无论如何不会因为某一个人某一个事而改变的。”

“想必刘市长也知道孵化园项目,其实平原省未必是好的选择,像鹏城、深海、羊城乃至燕京无论在人才引进还是地理位置配套设施上都远远优于冰城,但我是平原人,自然会先立足家乡考虑,所以刘市长有什么好的提议但说无妨,我个人也希望为家乡出些力。”

楚东能有这个表态让刘启东很是惊喜,也不再饶弯子,直接说道,“咱们昌北是农业发达县市,地处平原,可耕地面积大,粮食产量高,除此之外工业基础薄弱,我认为可以从工业基础着手,立足平原省黑土地面积大的优势发展大型农机具生产研发项目。”

“另外咱们昌北虽是苦寒之地,但出产的中药材和菌类也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比如灵芝、人参等名贵药材,还有黑木耳、蘑菇等菌类也有很大开发价值。”

楚东苦笑,也真是难为刘启东了,除了粮食昌北想筛选出适合发展的产业确实不太好找,大型农机具确实适合平原省,但地域局限性太大了,适用范围小,放眼全国在运输是就是个大问题,投入过多研发出成果也大抵是偏安一偶。

至于名贵中药材到是可以试试,但昌北真的不具备太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