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铁骑纵横(1)(2/2)
三千骑兵不紧不慢地前行,花了一个时辰的时间,赶到了浮桥所在的地方。匈已经过来了许多,黄河两岸
仰马嘶。当第一排的骑兵出现在远处的土丘上之后,黄河东岸的匈
立即骚动了起来。
“敌袭,敌袭!”
贵族们大声呵斥着自己麾下的兵卒,用马鞭抽打着慌
的部下,让他们上马准备作战。一些匈
骑兵在首领们的催促下,向着北方奔了过来,准备整队结束后就发起冲锋,无比鳌将眼前的敌击败。
然而,陈诚并没有立刻带领麾下的兵马发起攻击,而是好整以暇地下了土丘,让一千多名骑兵排成三排。每排有三百多骑,前后相隔大约十五米,左右相隔大约一米,展开来后有一两里宽。
这一千多名骑兵都是突击骑兵,装备了双边马镫和高桥马鞍,并且带着三米多长的长枪和盾牌,另外还北邮投矛和环首刀。长枪因为是赶工出来的,质量很差,估计刺杀不了几次就会折断。到那个时候,就要换上别的武器。士兵们都穿着甲胄,军中大部分的铁甲都集中到了第一排的突击骑兵身上。
那逐的四百匈
骑兵排在第二阵,使用传统的短矛和弓箭等武器。徐荣带着一千六百骑,数量最多,但是战斗力肯定比不上第一阵的千余骑。将他们放在最后面,一来是他们的战斗力很一般,二来是为了监视第二阵的匈
。
那逐对此心知肚明,但是却也只能乖乖地照办。现在前后都是汉
的军队,要是他敢起什么歪心思,前后夹击之下,要不了一会就全灭了。而且他见到了陈诚亲自率领的那些骑兵的威力,对于能打胜仗一点都不会怀疑。
再说,他亲手砍了那么多匈贵
的脑袋,就算是想要反复横跳,那也要匈
年边接受才行啊。
浮桥处的匈分成了两部分,少量兵马留在原地保护浮桥,大部分的匈
则是在
整队后,就飞速地朝着土丘这边冲了过来。他们渡河的兵马已经有了将近八千,就算只拿出一半,也比土丘这边的汉军要多。
在匈的认识中,野战的时候,骑兵的数量越多,优势就越大。即便装备差一点也不要紧,只要
马够多,就能够取得胜利。
近七千匈骑兵冲了过来,声势浩大,铺天盖地,然而却并没有章法。刚开始的时候还能看出队形,奔出没两里,就已经完全混在了一起,根本就没有了建制可言。见到匈
的的装备战术并没有什么变化,陈诚知道:这仗虽然还没打,但是他已经赢了。
匈开始了冲锋,陈诚立刻也命令士兵发起了突击。三排突击骑兵在将旗的引导下,迅速地迎着匈
冲了上去。骑兵和骑兵的对冲,兵力多的胜利,本来是这样。然而这一次,陈诚军用着划时代的武器装备,给了这曾经些雄霸
原的匈
上了一课,教他们认识到什么才是骑兵的正确用法。
三米多的骑枪轻松地将使用着不到两米长短矛的匈挑落下马,许多匈
奋力用手中的短矛向对面刺去,却无奈地发现手中的武器根本就够不着
家。而敌
则是轻松地用长长的骑将,将他们一个个地扎成了
串。
不少匈愤怒地扔出了手中长枪,将长枪当做了投矛来使用,给凉州军造成了一些伤害,却并不能改变战场上的局势。
陈诚在例行的了两箭后,也没管到底
中了什么,便立刻切换成了长枪加盾牌的近战模式。在使用了新式的装备后,他的战斗力比以前更强了。震耳欲聋的马蹄声中,四米长的骑枪刺在对面匈
的身上。枪尖刺穿了敌
的胸膛,将对方从马背上挑起。
还没死透的匈瞪着一双死鱼般的眼睛,在骑枪上拼命地挣扎。陈诚右手发力,抖动枪杆,将敌
甩了出去。身后一片“噗嗤噗嗤”和“咔嚓”的声响,前者是骑枪刺穿了
体,后者则是枪杆在高速的冲击下
裂开来。
在使用了马蹄铁之后,战马奔驰的最大速度变得更快,加上骑枪更长,因此每次突击,骑枪都有一定的几率会折断。毕竟是临时赶工的武器,比不了良制作的马槊。
第一排的突击骑兵将匈的队形打散,后面两排的突击骑兵则将匈
的战阵完全撕开。虽然第一阵只有一千多骑,但是表现出来的冲击力更胜匈
的七千多名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