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四九城中说书人(1/2)
四九城中,左安门内,行如织,车水马龙。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杨书打开窗,眼望着走街串巷的脚夫,耳听着鼎沸的百态民生。
嗯……
确实是穿越没错了……
他席地而坐,面色复杂地抱膝沉思。
这世道可远不如前世安定。
当今天子立国号为乾,定都上京,也就是杨树所在的四九城,国祚四百有余。
懂点的都知道,这岁数差不多了。
事实也的确如此,
内有后党政,宦官弄权,朝臣密谋造反。外有门阀割据,藩镇作
,异族虎视眈眈。
总结:吃枣药丸。
倘若只是朝纲崩毁,改天换的兵
也就罢了。
可同名同姓的前身却用记忆告诉他:
此中不止有祸,还有佛道争霸,妖邪害
。
让皮发麻!
皇朝末年纵然混,杨书起码还有些认知。
这要是来个狐妖厉鬼,夜索命,想想就觉得肝颤。
“罢了,来都来了……”
杨书是个豁达的,很快便坦然接受现实。毕竟想再多也没用,先把生活问题解决比较实际。
他拍拍站起身,在书架上翻找起来。
说起这前身,也有些意思。家徒四壁,半点银钱也无,却有二十多本泛黄的旧书。
别误会,杨书现在的本职,可不是个读书的,连穷酸秀才都不算。
只是个茶楼酒肆里说书。
该是社会底层,下九流。
而这些旧书,都是此世耳熟能详的话本小说,算是吃饭的家伙。
混这行当啊,全靠红白牙一张嘴,看着简简单单,实则门道不浅。
真有本事的说书,可不仅是对着旧书照本宣科地复述。其中还夹杂着唱词,表演,
技。加上折扇,醒木。调整节奏,调动气氛。把跌宕起伏的故事讲地绘声绘色,拿捏现场百来号
的注意力。
这可是现场直播,一个段子砸了,整段都得垮掉。
毫不夸张地说,好的说书,能让地段不好,味道也一般的茶楼,客流量翻上三倍。
所以这行当啊,青睐岁数大点的。
一来嘛,上年纪的见多识广,肚子里故事多,总有新鲜的。
二来嘛,技巧娴熟,经验丰富。稀烂的故事,也能讲得颇为有趣。
三来嘛,能经得住事,不至于被几个喝倒彩添的泼皮,整的囫囵话都不会说。
将一册《错下书》合上,杨树摇了摇。
这三条,前身是一个都不沾,难怪混成现在这幅德行。
“我杨某可不能这样。”
他的经验或许不丰富,也说不上太好的技巧,但不妨事,他有另一个世界带来的,绝对新鲜的故事。
保管这些升斗小民听都没听过!
这般想着,杨书笑地越来越开心。
“先靠这行当攒些银钱,然后做点小买卖。富贵遭妒忌,但要撑过
世,总要有些积累……嗯?”
杨书正畅想未来,却被一本旧书吸引了注意力。
“呵!无字天书?”
他拿在手里的,正是一本半个文字都没有的书册。
当然,无字天书是开玩笑,杨书心知肚明,不是漏印,就是抄录用的白纸。
“也好,得个空儿把前世的故事记下,想我这笔狗爬字,也没第二个认得出来。”
杨书穿好长衫,带着吃饭的家伙事儿和那本“无字天书”,推开大门走了出去。
肚子饿得咕咕叫,该出去找点活儿。
……
左安门是上京外城南三门之一,从鲁地,津门和直隶来的商,都是从此门进
,再到崇文门
税。一来二去,此处的营生也就多了起来。
热闹嘛。
合丰茶楼就是其中之一。
这儿距离城门楼不远,多的是行闲汉来此饮茶。定价也不贵,目标就是那些贫苦的赶路
,请的说书先生自然也以便宜为先。
杨书说一场,能得十个铜板。
这价钱……也就是个茶钱。好在管饭,便笑呵呵地接了。
他也知道,自己年轻,除开卖相不谈,在这行当里着实不算显眼。
不多时,杨书走到给说书准备的方桌前,将那无字天书垫在凳子上,一抖长衫,安然落座。
这一坐便吸引了几的目光。
有那行脚的莽汉见他年轻,当下就嘲笑两句:“看那后生,毛都没有一根,学说书唱戏,真是好笑的很,哈哈哈!”
他几个同伴瞧杨书两眼,都是哈哈大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