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买卖(5/5)
至极,却又扭相对胡安国等
:“卿等听到了,朕来做主,从明
起,邸报暂停刊登道学、原学之争,双方私下讨论皆可,却不得相互攻击,只是各自偃旗息鼓,静待一月之期,然后在宣德楼前让天下
见个分晓……正如胡卿所言,此事虽不敢说谁握真理,却足以稍决胜负……今
都散了吧,朕要继续挖鱼塘了。”
胡安国等吃了定心丸,本欲拱手告辞,但想了下,却还是跟吕本中一起留下,帮赵官家担了几筐土,方才心满意足,从容离开。
然而,且不说一月之后,双方将要在宣德楼前一决胜负,来定下原学生死。只说接下来数,春
渐渐转暖,各处事务堆积起来,而赵官家只是一如既往,或在宫内挖土,或去敷衍朝堂仪式,稍有空隙也只是与陈规往大相国寺、往城西岳台大营盘桓,端是不务正业。
当然了,有了绝对权威的官家不手,未必不是一个好事,垂拱而治嘛,国之大事唯戎与祀嘛……但是随着元宵结束,春耕展开,朝堂上关于一件军国大事的争论却越来越激烈,最后终于到了需要这位官家做决断的地步。
事很简单,岳飞在
庭湖按兵不动多
,引发了地方上的激烈抗议!马伸、刘洪道等地方大员以下,包括数十名军州级官员,纷纷上奏弹劾岳飞养贼自重,耽误天时,误国误民。
其实,中枢各处对于岳飞的停滞本来就有意见,只是被赵玖压制住了而已。
但现在,随着年节过去,完颜兀术单骑大名府,然后与粘罕携手北归的消息传来;随着
庭湖周边春耕被耽误,春汛随时可能到来;随着岳飞数万大军在
庭湖北侧驻扎,后勤消耗对地方上形成了巨大的压力,老百姓苦不堪言,很多
反而趁势抛荒,逃
庭湖做贼……种种事端,南北内外,却是终于给了所有
堂而皇之的反对理由。
最后,御史台、户部、兵部各处也连番弹劾起来,随荆襄地方上连成一片,要求中枢正式施压,让岳飞尽快结束战斗,不得耽误大局。而很快,身为荆襄地方派首领的都省副相刘汲也再度站了出来,表达了希望岳飞尽快结束战事的意愿。
这种况下,原本就对岳飞军事行动停滞感到不满的都省首相赵鼎保持了某种说不清是好是坏的沉默,而一力支持岳飞的枢密使张浚则不得不独自承担压力,这名
格跳脱的年轻宰执无奈公开上书,表示愿意全家百余
命来为岳飞做担保。
而也就是此时,赵鼎也忽然上书,建议让张浚南下督师,以枢密使之尊监督催促岳飞平叛。
赵玖犹豫了一下,选择了同意……原因很简单,他的压力也很大,他无条件相信岳飞,但问题在,地方上的后勤压力、中枢的忧虑也是赤的,且是合
合理的。
经历了那么多,对军事早就不是初哥的赵官家不用想都知道,庭湖北面,尤其是江陵一带的老百姓确实在为岳飞数万御营前军的后勤在付出一种类似于家
亡的代价。这是这种时代用兵必不可少的代价,只能说因为领兵的是岳飞,军纪好一些,代价少许多而已,但本质上不会改变。就好像尧山大战预支了
蜀的财赋,看似赌赢了,但实际上
蜀老百姓却依旧要为之付出必然的牺牲一样。
那么在这种况下,他这个官家,但凡讲点道理,都必须要为自己之前的决断做出政治姿态,付出相应的政治代价。
说白了,吕好问、万俟卨等之前的劝谏都是有道理的,政治也好,学术也罢,身为一个天子,焉能做无本的买卖?
ps:第一百一十萌来了,超凶超嚣张的安娜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