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二十一章环境(1/2)

孔夫子生存的时代和后面不同。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春秋时代,那个时代的环境很宽松。

比如君要臣死,臣不的不死,这种没有,打了败仗回去就得上军事法庭等等况,也没有。

在孔夫子生存的春秋时代,当时只有两种死敌,一种是道争,一种是内外战。

在春秋眼中,鲁国和齐国这种国家之间的关系,更像是兄弟打架,不是你死我活。

一开始并没有上升到那种程度。

越王勾践能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前提是吴王没有杀他。

你换成曹和袁绍,李世民和王世充,朱元璋和陈友谅。

看看他们是怎么对待对手的。

那个不是你死我活。

孔子在鲁国当官当不了了,就带着弟子去其他国家当官,这在春秋是很常见的。

大家还都任用。

带六国相印的那个大佬,家不就是这种况,就是古代超级打工仔,今天在这个国家活,明天烦了就是另外一个国家。

在哪个国家都受到了礼遇。

在当时来说,那是相当宽松的环境。

如果你换成三国时代,你看诸葛亮敢跟刘备说,我今天活累了,你给我的待遇也不好,我想去魏国做丞相。

魏国给不给我们两说,你觉得刘备会放吗?

会说那种环境是不忠贞的表现。

但是能频繁出现,就可以换成另外一种理解,那就是在大家看来,春秋各国都是兄弟争霸,而兄弟争霸,可以容忍的东西就很多。

反正大家都是华夏,换个国家就和换个公司一样,没什么的,只要不是投靠外族,那么一切都算不上背叛。

自然,在这种环境背景下,大家对于使用疯狂技能都是抵制的,在大家眼中,好好活在规矩之下不好吗?

换个角度说,宋朝士大夫环境,就有点春秋思想环境的意思,只不过春秋是从莽荒中走出来的,非常能打,超级能打,从上到下都讲究一个我要一打十。。

而宋朝不一样,他们没有经历过那种出门旅游可能遇见老虎熊,讨论学说可能会被对方死,然后把观察生活作为研究课题。

上述三种况,综合起来成就了春秋的能打属

在春秋眼中,我出门旅游,可能遇见虎豹熊,讨论知识点可能被揍,为了研究思维的变化和不同,我得去观察的习

是的,别觉得不可能,这都是有可能的。

孔子和仲子的故事,就是赤的现实。

孔子讲学,遇见还是游侠的子路(仲子),子路听到孔子,不屑,说自己遇见这个老骗子一定要揍他一顿。

然后孔子到当地讲学,子路拦路质问,二争执,子路欲上手,然后被孔子一个过肩摔加一顿老拳打懵,随后孔子有了一个最忠诚的弟子。

有事没事打一顿。

而论语中,孔子教训最多的就是仲子,对仲子的定义也是顽劣。

顽劣的另外一个意思就是调皮事多不听话,这种孩子有事没事就教训一顿,叛逆期就带在身边,有事没事打一顿。

当你又比他能说又比他能打时,他就会听话了。

这就是春秋辩论的环境。

………

春秋能打,他们热的也更多是整个华夏民族,他们对于国家的看法,更像是打工者和企业之间的关系。

在他们眼中,当官很简单,出身足够,展现自己的能力,国家领导在喜一些,自然就会有不错的职位。

当官更是实现自身思想抱负的一种途径而已。

孔子周游列国十三年,这十三年走遍当时的春秋各国,虽然没有当几次官,但也是在完成了读万卷书后,达成了行万里路的成就。

这种况下,他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定义更加清楚。

他开始专心教学,传播知识,也是真正的走上圣贤之路。

在孔子眼里,春秋争霸,战国战,后世的王朝末代争霸,都可以叫做诸夏争霸,也就是兄弟争霸。

当然,这也是大多数走遍春秋各国后,各个诸子的想法。

在大家眼中,当时的国家代表不了民族,而民族可以包含国家。

这就很可怕了。

在他们眼中,秦、赵、齐等等,都是华夏

的秦国,赵的赵国,齐的齐国。

虽然都很强,虽然都很厉害,当他们代表不了华夏民族,他们只能说是华夏民族的一部分。

就像一个总公司下面有很多分公司一样,内部虽然也竞争的难分难舍,但是都不到用下三滥手段的时候。

思想境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