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〇章:三个人与四大社团(1/2)

见他心尚可,纪筠递过来一沓文件:“这是你要的资料。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林晓光伸手接过,然后慢慢看起来。

“田邓,原名邓彪,德字辈,1945年生,新界原住民,现年37岁,14k元朗话事,势力范围为元朗市中心、流浮山、天水围及锦田一带,还包括出身地西边围村及青衣,手下四十余马仔,旗下有多家档赌档……”

“四眼黎,原名黎天来,1949年生,内地,1970年逃港,现年33岁,是一名新报资记者,长期报道涉内地新闻……”

“希伯来,英国,1940年生,有涉黑背景,旗下多家公司,是一名政治掮客……”

资料很详尽,毕竟找的是专业士,他慢慢看着,不禁皱眉。

这三个,与这次事件牵扯很

邓彪手下的公司,给郭铭放高利贷,然后在其输钱后,直接派上门强行收回丁屋,之后更是与秦淮银行员工发生冲突,再之后,与和胜和元朗的发生冲突,了一架,打输了。

至于黎天来,这是最早报道这次事件的记者,新报也是最早刊登这次事件的报纸,其他明报、东方报、星岛报,都是转载新报的报道。

最后是希伯来,经过调查,此这段时间,频繁私会邓彪和黎天来,同时还有证据显示,此与港府及警队高层关系亲密。

14k是什么机构,自然不用说。

香江的社团,都是传承自洪门青帮天地会,香江有社团四大家族之说,为新义安、14k、和胜和、义群。

新义安是州帮,汕地区自古属于义安郡,州帮最早叫万安帮,后来分裂改名义安帮,1947年由军统少将戴笠的得意门生向前于香江创办,1953年新义安龙向前因为政治问题而被港府递解出境,目前新义安由其心腹控制。

向前者何许也,向华强、向华胜的父亲。

新义安具有国党血统,在一些事上,也持偏向台弯立场,不光是新义安,还有14k,也是一样,二者同出于洪门,都是有国党成员创办。

14k的前身,洪门忠义堂,于1947年由军统中将葛肇煌创办,1949年正式改名。

传言,14k这个名字,一种说法,k指的是国党kuomintang首字母,另一种说法k指九龙kowloon,最后还有种说法,k指k金karat,k金比黄金更为坚硬,寓意组织的强大,至于14,一指14k的发源地,广州西关宝华路14号,一指14位核心国党成员。

向前自从被递解出境后,新义安做事低调许多,但14k却不同,一向很高调,香江警队的反黑调查科就是因它而成立。

这次,可能是邓彪被落反黑和廉政困境,这才铤而走险。

但不管如何,秦淮系在新界大肆扩张,又庇护集团员工和新界居民,不可避免的,与邓彪发生碰撞,如果没有外撑腰,他绝对不敢找上门来。

还有黎天来这个和新报这份报纸,黎天来自不用说,坚定的反忠立场。

新报1959年由环球图书杂志出版社老板罗斌创办,后在港上市,之后被由郭姓台弯商买下,在一些事上,同样持偏向台弯立场。

林晓光看到这,已经确定,港府为了撇清自己的嫌疑,或者说,自己不敢上,就推出了多枚棋子。

邓彪是14k的,亲台弯,黎天来是新报的,也是亲台弯。

最后的希伯来,这是彻彻底底的英国,不是香江当地,由他居中调度,自然是最合适的,这样一来,三个分工合作,直接把港府摘出去了。

他现在在想,怎么解决这三个

有些事,不是一蹴而就的,高层的锋,你来我往,一个回合一个回合的斗,先期秦淮被伏击了一把,第二回合秦淮找和胜和搬回来一局,现在算是打成平局,不过结果上,敌方已落下风。

忘了说一句,和胜和是由来港打工的外乡创办的,三邑、四邑、客家、围团结成帮,一般自称或登记注册为“工自助帮会”、“同乡会”、“宗亲会”。

和胜和在底层工中风评不错,在一些普遍事务上持中立立场,而且还坚定反ying。

还有一点,民国时,和胜和参与省港大罢工,双方有过一段渊源。

50年之后,一直到目前,以军统为靠山的新义安和14k,一直在围剿和胜和,后者更是前者的死敌。

社团属于灰色势力,其收主要来源于收保护费、放高利贷,开设涩、赌博、吸蠹等场所攫取巨额利润,但新义安和14k行事更肆无忌惮,勒索、绑架、走私,一向是社团中最黑的势力。

相比之下,和胜和更像一个类似于工会的底层工互助组织,数最多,行事也比较遵守道上的规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