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〇二章:流水线和代工厂(2/2)

的,有资本积累的,有技术基础的,它可以进行比较高端的生产活动,比较低端的就由其他来。”

“比如说,目前南窑大队是几种产业?”他问。

严东明忙不迭回答:“上次听了你的话,你讲的旋耕机、收割机、拖拉机、三车都在进行,我们和西陕机械学院进行合作,他们以现有基础进行设计,我们组织生产线准备生产,不过这个项目工作量比较大,目前还没什么收获。”

“没有收获是正常,哪有一个一点工业基础都没有的农村,一下子发展到农用机械生产制造的?”林晓光笑一下。

严东明也笑,不过是尴尬的笑。

“方向就是这个方向,南窑大队做生产制造业上游,云台公社其他大队做下游低端工作,进行配套生产,比如机械修理,原材料初加工,组装运输等,还有其他问题吗?”他问。

“小光,我知道你说的很多,说的都对,别的问题其实不大,最困扰我们的,就是队里的普遍低学历,不识字的很多,要他们做简单的工作还行,比较用脑子的,就不行了。”严东明摇摇

他这么一说,林晓光总算找到华西村为什么发展不起来的原因呢。

还是那句话,村民拥有的知识有限,即便进行职业再教育,也比不上拥有专业知识技能的年轻,而这些年轻,包分配的年代,是万万不会去乡镇企业工作的,不包分配后,也不大可能看得上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能指望谁呢?只能指望从这里面出去的年轻,但他们学成归来还会回来吗?

林晓光眉紧锁。

“想要把地里刨食的农民,培训成产业工,似乎只能上流水线了,南窑大队,除了成为代工厂,难道就没有别的路子?”

……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