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〇章:东方日报(1/2)
“谁啊?大清早的。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无奈翻个白眼,林晓光打开门。
“小光,是我,这是《昆仑》的稿费,两万七千块,另外,这是你让我办的银行账号,里面四十二万六千块,我都给你了,你去银行看看吧。”一进门,钟文璋上下一打量,便把一大堆东西丢到他床上。
“文哥,你还真是?至于亲自跑一趟吗?”他无奈了。
“放我那我睡觉都不安稳。”
钟文璋喘足气,接着说道:“小光,社里今天早上下了调令,调我去东广
报,我不想去,限我五
内回去报道,我不想回去,所以,我决定,今天就去领香江身份证。”
“靠!”林晓光不禁暗骂一声,打开房门。
“你怎么找到这来的?”
“我去了你们公司,拿出工作证,找到组织
事部的一个同志,才打听到的。”钟文璋一
坐在椅子上。
“
嘛要领香江身份证?”林晓光开始穿鞋。
“小光,我跟你说了你可别拿有色眼镜看我。”钟文璋欲言又止。
“说吧,我的
你还不相信?”
“我不想回内地了,我想留在香江,找份工作,我并不是喜欢钱,我只是不喜欢落后,经济落后可以忍受,思想落后,我没法忍受了。”钟文璋说着说着,就
发了。
“就说我爸妈吧,整天抱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想法,比老封建还老封建,社会主义国家哪有他们那样的?”
“文哥,你是不是喜欢香江本地的
了?”
钟文璋有些讶异,却点点
:“我喜欢上一个英裔混血,她爸爸是英国
,妈妈是华
,是一个私生
,不能上台面,现在是一名警察,我带她去见过家长,不过家里不答应,我准备和她结婚,就必须办香江身份证。”
“我说句难听的话,父母才是永恒不变对你好的
,而妻子,是唯一能和你度过一生的
,父母没法选择,妻子却能选择。”
林晓光看向他:“唯一的问题,你认定她了吗?”
“当然,我们同居已经有三年了。”
“那我支持你们。”
“有你这句话,就够了,我真是幸运,认识你这么一个兄弟。”钟文璋笑了,很是感慨。
“我也是。”
“小光,你要不要也拿个身份证?”
这年
,拿香江身份证还是很简单的,进
市区,即界限街以南,去户籍部门,就可以正大光明的申请办理合法的香江身份证,办证过程很简单,拍照、登记基本信息、本地
担保,再
钱,然后等着领证就行了。
这就是港英政府实施的抵垒政策,74年11月开始,80年10月结束,之后,就变成即补即解政策,再抓到偷渡者,便会立即遣返内地。
眼下的抵垒政策,还有不到一个月就结束了,以后再想成为香江居民,条件会变得很严苛,比如必须在香江住满七年以上,并且有稳定合法的工作,以及三名以上香江本地
联名作保。
此时的香江身份证,还是挺有诱惑力的,粤港边境,乃至全国,多少
想偷渡过来。
但林晓光还是摇摇
:“我,还是算了吧,以后再说。”
“不过,文哥,你要是想办身份证,那就赶紧去,听说港英政府的政策要变。”
“行,那我现在就去。”钟文璋往外走,走了一步又回
,道:“小光,你要是不上班的话,出去玩玩呗,青桐不在,我带你逛逛香江。”
林晓光摇
:“
完正事再去逛吧,文哥,我有件事,想问下你。”
“什么事?”
“你以后不在《香江商报》
了,我给别的报纸投稿,那也没问题了吧?”
“这?虽然我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不过你要是还是以长安君这个名字来投稿,总编那里不好
代,他要是知道你给别家报纸投稿,肯定要气疯了。”
“可是香江商报副刊已经在连载《昆仑》了,还有其他版面连载我的其他吗?”
“这,当然没有。”
“文汇报和大公报,可能连载我的吗?”
“肯定不会,他们那么严谨。”
“那不就结了。”林晓光笑笑:“你等我一下,我马上收拾好,然后一起出门。”
“那你快点!”
林晓光就去洗漱,穿好衣服,带着稿子,便和他一块出门。
到了路
,他俩直接去的士站,等车过来,打开车门,坐
后座,这才说到:“去东方
报。”
“东方
报?”钟文璋一下就明白了。
不远处,蔡文静看前面俩
中右边一个觉得挺眼熟,突然想起来是昨天办理报道手续的
,准备喊他一起去做
士上班,谁料他竟然上了一辆的士。
“坐的士,好有钱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