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个体户时代(1/2)

1979年2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召开运动后第一次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会议。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会后,该局给国务院的报告中提出:“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市场需要,在取得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同意后批准一些有正式户的闲散劳动力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等个体劳动,但不准雇工。”

这实际表明,计划经济被撕开一道子,这个子叫个体户。

从今年开始,以往大街上东奔西走贩卖东西的小商贩,正式有了一个新身份,个体户。

各地领会中央神执行政策,各地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执法力度略有差别,但总算不再是一子打死,直到次年年底,正式的具有法律效益的被国家予以承认的个体户工商营业执照出炉。

个体户的春天到了,不用再担惊受怕了。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个体户经营时,8个以下就叫做请帮手,8个以上就叫雇工,8以下不算剥削。

这是中央书记处政策研究室的经济学家林子力,从马克思《资本论》的一个算例中,推算出一个结论,这就是著名的“七上八下”理论,国家承认,各地工商部门广泛执行。

对林晓光来说,如果胆子大一点,敢以身试法,这个体户他也能当。

但做事还是要稳妥点,可不能当第一个吃螃蟹的

所以他想闷声发大财,找在前面挡子弹,自己躲在后面吃,这清华校工厂,就是一个很好的盾牌,当然还能有第二个,比如说肖家村。

林晓光还没想好,怎么说服校工厂负责

同样一件事,对肖家村来说能救命,不过对清华校工厂而言,纯属锦上添花,甚至连这个都算不上,工厂负责会不会看上这个小玩意,他心里没底。

但时间可不等,东西拉来必须有地放。

于是,他想了别的法子,让郭红兵,在南边的中关村租了一个带院的房子。

等印刷机拉过来,找来前天来的三,开始维修。

林晓光指着郭红兵,对三说道:“缺什么?你们找他要,叫他去买,100块钱的预算,修好了,剩下的钱你们平分,剩的多,你们分的多。”

给郭红兵十张大团结,他代一番,就撤了。

回到学校,没多久,蒋学武找过来,气喘吁吁:“小光哥,你让我找的小书,差不多都收集齐了,这么一袋,现在咋办?”

蒋学武是蒋学文的弟弟,学习差的要死,考不上大学,在北平乡下队。

去年年底南云知青请愿罢工后,全国各地陆续有知青返乡,数比较少,都是浑水摸鱼过来的,他就是其中之一,可回到家,却没事,工厂挤不进去,林晓光便把他叫过来,帮忙做事。

知青大规模返乡即将到来,就说明严打不远了。

“行了,放车上,跟我走。”林晓光指了下永久。

过来时,郭红兵喜不胜喜,盯着印刷机上来回走着,旁边三还没走,待在院里吃东西。

“怎么了?这么激动?”

“小光哥,印刷机修好了,你看,这是印出来的东西。”郭红兵指着油印纸。

印刷机修好,这让林晓光长舒一气,对三一一道声谢,然后才把手里的东西递过去,对他说道:“别看那个了,咱印的是这个。”

“小书?”郭红兵很困惑,拿着手里的小书翻着。

“不是,准确地说,是上面的物。”

“上面的物?”这可有些惊奇了,但他还是没听懂。

林晓光不藏着掖着,翻开小书比划,对着北印的唐国栋二,和校工厂罗工说道:“咱要印的东西,就是这上面的物,就比如说这本《水浒传》,里面有一百单八将,一张21x29.7cm的纸,上面印三十六个,差不多每个火柴盒那么大。”

罗天亮听明白了,摇摇:“小光,这样下来,每个东西太小,还是油印的,图案可就不清晰了。”

“那就在旁边刻几个字,比如说黑旋风李逵,能认出来就行。”

林晓光摩挲着油印的纸张,说道:“这个纸张不行,要稍微厚一点,太薄了不经玩。”

“玩?这怎么玩?”唐国栋有些好奇。

“你们先印着试试,东西出来了,我拿去给小学生,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林晓光说完,复而盯着郭蒋俩:“你俩闲着,就跟着他们学学,罗工哪有时间天天在这盯着,老唐和老庞也要上课,这玩意还要靠你们作。”

郭红兵一个大院子弟,当然不想苦活,他就喜欢骑着崭新的自行车,整天到外面,吸引孩子注意力,要让他学技术,在车间活,这可真要了他的老命。

“小光哥,能不能换个?”

“红兵,只要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