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执金吾(2)(1/2)
袁绍和曹等
在第二次党锢之祸时,组成过一个短暂的反宦官政治联盟,其中就有许攸和何颙等
。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只不过,因为宦官们权势滔天,他们能做的只有积极解救党以及帮助他们的家
避祸。
袁绍等频繁的活动引起了宦官们的警惕,《后汉书》记载:中常侍赵忠言于省内曰:“袁本初坐作声价,好养死士,不知此儿终欲何作。”叔父太傅隗闻而呼绍,以忠言责之,绍终不改。
赵普以为此时的袁绍和曹是有相似之处的,也就是说现阶段的袁绍并非是想要谋求什么封疆大吏,一方诸侯,乃至图谋天下。
他有匡扶社稷之心。
这在众多的史料中是有依据的,除了对抗宦官,解救党之外。
《献帝春秋》记载:绍为政宽,百姓德之。河北士
莫不伤怨,市巷挥泪,如或丧亲。
在袁绍雄踞河北期间,作为一方诸侯都能够广施仁政。
后世的历史学者方诗铭也认为袁绍出身世族,有豪杰之心、游侠本,这些都是袁绍的优点,也是袁绍的有利条件,以此为凭借,他得到“名豪大侠,富室强族”的支持,最后雄据河北,成为当时最大的割据者。叱咤风云,雄据一方。
尽管后来支持他的各方势力,有的相互火并,有的背叛投降,最后使袁氏政权烟消火灭。但是,在后汉末年的战时代,袁绍仍不失为一个杰出的
物。
这点在袁绍年轻的时候展现的淋漓尽致。
在如今的雒阳城,袁绍无疑是年轻一辈的士领袖,哪怕他是白身。
基于当前京师中错综复杂的局势,赵普和卢植以为执金吾一职与其落他
之手,不如主动举荐袁绍。
汝南袁氏是氏族名门,甚至可以说是当今第一世家。按道理当属卢植一派的士阵营。
但因为其族中领袖官至三公的袁隗在世之中恪守的是明哲保身之举。
先是不助党,后是与大将军何进
匪浅。
及至卢植异军突起,成为士族领袖,袁氏族多有不服的。
他们袁氏门中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本该由他们引领天下士。
袁隗或许觉得无所谓,他官至三公,也算是名闻天下,知卢植如今虽然也是风光无限,可境地之危险,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旦朝中发党派之争,无论是外戚、宦官还是士族,必然会有一到两方血流成河。
河西窦氏在窦宪、窦武这几代哪一朝没有他们窦氏的皇后?何等显贵?
最后还不是落得身死族灭。
他早已经过了年少轻狂为了权势和名声不顾一切的年龄。
但袁绍和袁术这一辈的年轻可不这么以为。
因此从派系上来说,袁绍出身士门庭,却并非卢植士族一派。
何进倒是笼络过袁氏,比如史书就有记载在执掌朝政之后,让袁隗担任太傅,与他共录尚书事。
他正是通过袁氏的名声来拉拢士公卿的。
卢植在赵普商议时就曾担心袁绍会不会为何进所用。
这点在眼下的局势可不是杞忧天,袁绍在京师之中
游广阔,在卢植达到声望之巅前,一直非常活跃。
许攸等各州郡的士
名流也都是在袁氏的庇护下,谋求诛宦之举。
但卢植成为士楷模,担任骠骑将军、尚书令,获封冠军侯之后,袁绍反而沉寂了下来。
近半年来,袁绍待在洛阳的宅院中居简出。
卢植猜测这位年轻一辈士的领袖可能不甘心屈居
下,他在寻求更好的时机。
如果随着局势的发展,最终在袁隗这位本就颇亲近何进的叔父带领下,袁绍走上为何进所用的道路也不是不可能。
那么此时举荐袁绍,以示对袁氏的亲近,无论他们是否会感念卢植和赵普,总好过大将军何进举荐。
“陛下,臣这里倒是真有一个选。”赵普向汉灵帝刘宏拱手道:“汝南袁氏袁本初可担任执金吾一职。”
“袁本初?”刘宏面露诧异之色,他确实没想到赵普会举荐袁绍。
袁绍这位世家子哪怕汉灵帝刘宏身居宫也是有所了解的。
事实上不仅是了解,他甚至清楚汝南袁氏不像其他的士族门庭以卢植为首。
袁绍其也并不隶属大将军何进一派。
当然,他与张让、赵忠等宦官作对多年,更不可能是宦官的。
如此说来袁绍是不从属朝中三大派,外戚、士族和宦官任何一个阵营。倒也算是非常合适的选。
“陛下觉得如何?”赵普见刘宏沉吟不语,心中已经在组织合适的说辞来应对。
谁知刘宏点道:“赵卿果然是王佐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