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凉州风云(6)(1/2)
曹的到来,属实是在赵普的意料之外。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此时关于朝廷平复凉州的声音仍然充斥着京师,但汉灵帝摇摆不定,便一直悬而未决。
所以,事实上出任凉州刺史的选虽然大致已经可以确定是曹
,但毕竟不曾正式任命,所以一概文书等自然也没有发到谯县去。
想来,曹身在谯县,其实也一直在关注着京师的形势变化,自己长途跋涉赶来了。
不过,这个历史上的魏武帝倒是很有趣,明明是官宦之后,却偏偏喜欢扮做随从。
在安置好蔡邕父之后,曹
、卢植、赵普以及赵云坐在院中晒太阳饮茶。
赵普对曹有些话是不吐不快的,所以,在简单的寒暄之后,赵普便开
道:“想必孟德已经知道,我和卢使君已经举荐你为凉州刺史,不知你可愿意远赴边塞?”
曹闻言正色道:“不瞒诸位,这正是
的平生志愿,为汉征西将军。我此来京师不怕别
笑话,乃是想请先生和卢令君尽快敲定此事,
若为凉州刺史,必竭尽全力为朝廷平靖边塞。”
赵普道:“只是有一件事,你可能还不知,圣上不欲劳师远征,耗费钱粮,大将军何进已经派遣黄门侍郎荀攸劝降了韩遂和边章,如果你为凉州刺史,他们可能会是你的下属,那些不甘心臣服朝廷的诸羌部落,也会是非常大的隐患,如果是这样,你还愿意前去吗?”
在他的心中,是不太愿曹
去以身犯险的,毕竟风险大收益低,凉州一旦再起叛
,首当其中的就是他这个凉州刺史,朝廷也会问责于他。
曹显然对此事还并不知晓,沉吟了一会,最后道:“此事确实在我意料之外,不过,倒是正合我意,若是凉州像冀州一般太平无事,那朝廷还我曹
去凉州何用?”
他对凉州的况不是没有做过了解,事实上再他读史书,以及研习注释兵书时,甚至将历史上凉州发生的西羌叛
之事,都套用到兵书的战术之中过。
那些大大小小的数十案例,他无不清楚有加。
这里简单说一下,后汉朝廷和羌的战争。
大汉和羌的战争,最早要追溯到前汉初年,那时羌族部落都臣服匈
。
汉景帝时,羌族一支研的后代留何率种请求归附,为汉朝守卫陇西要塞。汉景帝欢迎远方来降,把留何及其研种羌部落一齐迁居到陇西郡中,安排在狄道(今甘肃临洮)、安故(今甘肃临洮南)、临洮(今甘肃岷县)、氐道(今甘肃武山县东南)、羌道(今甘肃舟曲北)五县中,与汉
杂居,共同守卫西北边防。
这是第一支迁居凉州,投降汉朝廷的羌部落。
汉武帝时,大汉国力达到鼎盛时期,下令对河西用兵,匈受到沉重打击,浑邪王和休屠王部众的投降使得羌
和汉朝发生了直接的接触。
汉军在河西驱逐匈的时候,也同时对诸羌施加了军事压力,
迫他们向西迁移。由于匈
浑邪王的内降和诸羌的西迁,使河西一带成为真空。
汉武帝在河西设置郡县以后,西羌和北匈被南北隔绝,不得通信,两者勾结对付汉朝已经特别困难了。
但是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九月,分布在后世甘肃临夏以西和青海东北一带的先零羌和封养牢姐种羌尽释前仇,结成同盟,再次与匈相勾结,合兵十余万
,会攻汉朝的边郡令居县(今甘肃永登西北)和安故县,包围了枪罕(今甘肃临夏东北),边关告急。
汉武帝派将军李息、郎中令徐自为率兵十万,在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十月,出兵讨伐。经过强硬的军事行动,解开枪罕之围。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十月,汉军平定了诸羌的叛
。
因为这次叛让汉武帝意识到必须要加强对羌
的管控,于是在同年设置护羌校尉,持节统领内附汉朝的诸羌部落。
到了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0年),朝廷又设置了金城郡,治所在允吾(今甘肃省永靖西北),原护羌校尉所辖的领地全部归属金城郡。
因此,在东汉绵延百年之久的羌叛
,大多始于金城郡。
在后汉一朝,最先开始的烧当羌之就从公元57年秋,断断续续绵延到公元101年,历时44年之久。
而在烧当羌之后,先零羌之势
更大,公元107年,后汉朝廷征发归附的西羌
屯戍西域,西羌
不满,大举逃亡。东号的儿子麻
兄弟因此与本部一同西行出塞。而滇零与钟羌各部落则
河西走廊边郡大肆抢掠,阻截了陇道。汉朝派车骑将军邓骘、征西校尉任尚伐西羌,结果失利。
公元108年,滇零在北地郡自称天子,招集武都郡参狼羌,和在上郡、西河郡的杂羌,切断陇道,进攻掠夺三辅,并南下进益州刺史部,杀死汉中郡太守董炳。次年(109年),当煎、钟羌、勒姐诸羌进攻临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