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欺君之罪(4)(1/2)
赵云带着蔡邕父从陈留郡赶回元氏县的时候,是赵普被押解往京师的第四天。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当他从兄长赵信的中得知赵普因诽谤朝廷的罪名而获罪的时候,表现的很平静。
没有大闹,没有要上马立刻追赶京师来的禁军,而是妥善的安置蔡邕父。
匆匆赶来的崔超唯恐赵云这时做什么傻事,见他如此,才算是松了气,安慰赵云营救赵普的事,他们崔氏和卢植都在尽力办,让他安心在元氏县等待。
赵云点应允,回书房读书去了。
然而,到了晚上,赵云负上长虹,牵马悄悄出院,欲向常山郡以西的黑山军借兵。
他料想那伙禁军因带着乔装患病的赵普,定然无法快速赶路,四天的时间连冀州的境内都出不了,他正可带连夜赶路,在进京前将他们截杀,救出赵普。
在从陈留郡而来的路上,他自然已经听闻董卓在并州对黑山军用兵,张燕未必肯多借给他马,但他也根本不需要大队
马,数十
就足以。
之所以没有向崔超、高览借兵,盖因为州郡之兵,皆是登记在册的,这等与谋反无异的劫囚犯,只会拖累他们,他们的兄嫂和蔡邕父,如今都还需要崔氏代为照拂。
哪知,他刚牵马到城门,崔超、高览等皆已在此等候。
“贤侄,”崔超上前拍拍赵云的肩膀,“你若去半道劫,可能会坏了你阿叔的大计。”
赵云诧异道:“崔公此话怎讲?”
崔超道:“先生临行前,曾嘱咐与我,董卓对黑山军用兵,或许是杀他的最好时机。”
“杀董卓?”赵云不解其意。
“不错,”崔超点道:“先生常言,
天下者必董卓也。先生一直将他视为心腹大患,这点想必他也曾对你提及。如今黑山军正在并州郡县和黑山军大战,正是借张燕之手,杀他的绝佳机会。”
赵普之前常常叹息将来董卓政,不能早杀之,这点赵云自然是知道的,可是,眼下杀董卓怎么能跟救自己叔父相比呢?
“杀董卓后有的是机会,可阿叔若是被那昏君所害,岂不是万事休矣?”
他知道此时或许有机会杀董卓,可论事的轻重缓急,两者根本没有可比
。
“子龙放心,我和卢使君就此事已经做了详细的部署,先生决计不会出事。”崔超只能把况尽量往好的方向说。
他把周仓、程磊、黄盖等此刻皆扮做军士在赵普周围的事,告知于赵云。
他唯一不能确保的就只有赵普的想法会不会愿意逃走,不过到了那种况也就由不得赵普了,周仓、程磊等
肯定会强行将他拖走。
赵云到了现在,才终于把悬着的心放下,不过他仍旧执意要出城,不为半道劫囚,而是要相助黑山军杀董卓。
然而,事实上,赵普并没有嘱托过他这件事。
当时的赵普,为了他之前的谋划,已经如何化解赵忠的诬陷,已经费尽心思。
那种况下,还怎么再想如何杀董卓的事呢?
这不过是崔超想要稳住赵云,与高览李博等商议的结果。
高览拉住赵云,“子龙,你先稍安勿躁,我等此刻毕竟是朝廷官员,无法手并州的事务。杀董卓之事,我们还需从长计议啊!”
赵云道:“这事我知晓,所以,我一个去就好,若是等阿叔归来,我正好杀了董卓那匹夫。正可当作是阿叔逢凶化吉的贺礼。”
蔡琰不知何时赶了过来,“子龙,你这是哪里话!如今先生蒙冤,众都心急如焚。董卓是为并州刺史,全军统帅,又不是阵前冲锋的士卒,可不是凭借一腔血勇就能随便杀掉的。”
崔超附和道:“正是如此,子龙你先稍安勿躁,我们谋划得当,你再动身不迟。”
赵云被他们劝阻,认为所说确实有理,也就不再坚持。
不提常山郡那边,周慎押解赵普回京的途中,形成非常缓慢,不过行三四十里。
到了魏郡境内,竟然花费了近七。
如果赵云在当时果真追赶的话,到了此时应该就已经追上了。
周慎似乎已经罐子
摔了,反正十五
内,他已经不可能将赵普押送进京了,那就随心所欲,信马由缰。
最先感到不安心的是黄盖。
如此行三四十里,明面上是因为赵普患有疾病,马车不能疾行,以致旅途耽搁。
可他越来越觉得这周慎可能另有打算,至于有何打算那就不得而知了。
黄盖曾追随孙坚一同参与美阳之战,考虑到三军皆有封赏,而唯独他周慎功过相抵,此刻多半会对卢使君有所怨怼。
进而将这怨恨发泄到与卢植有旧的赵普身上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周慎在平叛之中,也有功劳,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