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冠军侯(4)(1/2)
在历史上,尚书令真正的脱离少府是在魏晋南北朝时,那时尚书台改称尚书省,尚书高官官尚书令才益尊贵,朝廷政务事无大小,皆归尚书令。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在这个漫长的过度之中,曾经涌现过一大批名臣,其中就有后汉末年的荀彧。
荀彧生于公元163年,字文若,颍川郡颍(今河南许昌)
。曹
帐下的首席谋臣,杰出的战略家。曾为曹
制定并规划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
政治方面为曹举荐了钟繇,荀攸,司马懿,郭嘉等大量
才。官至汉侍中,守尚书令,谥曰敬侯。因其任尚书令,居中持重达数十年,后
敬称他为“荀令君”。
曹称魏王之前,荀彧是长期镇守许都,掌控军政大权的二号
物。
尚书令正是自他之后,才渐尊贵,开始真正的掌控朝政大权。
细究起来,荀彧担任尚书令是在公元196年,建安元年,曹听从荀彧建议,应安集将军董承的秘密召请,亲率大军进抵洛阳,奉迎汉献帝迁都许县。
如今,经过朝堂之上的一番争执,汉灵帝刘宏时间提前了十年有余。
朝廷之上,众多大臣,在听到皇帝将尚书令提拔为三公一级,均有些讶然。
三公尽管只是名义上的尊崇,但毕竟还是位极臣的象征,尚书令已经作为“三独坐”之一,再品级提高,这变化属实是太大了一些。
不过朝中各派暂时都没有太大的意见。
张让、赵忠之流本来就难以握有录尚书事这等大权,谋远虑的他们也没想过虎
夺食,毕竟他们只要伺候好皇帝,职权便应有尽有。
能够阻挡卢植担任太傅,当未来太子的老师,他们就算是成功的。
至于,尚书令是不是和三公同级,与他们何?
何进一派与中常侍们目的是相同的,何进自任大将军以来声望裕隆,大权在握,隐然有梁翼、窦武这等独揽朝政的外戚权臣的趋势。
这时候怎么会容忍卢植担任太傅,居于大将军之上。
至于朝中支持卢植的公卿和士,也并非是要为卢植争什么职位,只是担任骠骑将军,不能直接参与朝政的重大决策,为此鸣不平而已。
静默片刻之后,京兆尹司马防越众而出,拱手道:“陛下,臣以为这个举措非常合理。尚书台作为我朝政务中枢,其长官尚书令没有屈居少府的理由。卢使君正可以尚书令录尚书事,为陛下为朝廷分忧。”
司徒崔烈附议,“以卢使君之大才,正该如此。”
汉灵帝长舒气,这帮家伙,总算是没有异议了。
张让察言观色,觉得这尚书令提高品级之事,已经定论,便和赵忠一同附议,以示对卢植等毫无敌意。
何进这些子与幕僚宾客们商议的内容多半也是如何阻止卢植担任太傅。
眼下,尚书令和骠骑将军均是和三公一级,比不得他的大将军职务,虽然卢植和他共录尚书事,分去不少的职权,不过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于是,何进亦上前启奏,“陛下,臣愿与卢使君共同执掌尚书台,为陛下创太平盛世。”
汉灵帝见大局已定,便正式下诏,起诏书,昭告天下。
同时,在午时于大殿之上举办庆功宴,为卢植等平叛功臣庆功。
在宴席之上,没有了凉州叛军这等忧心事,刘宏畅怀开饮,拉着卢植的手,直言你就是朕的周亚夫啊!
卢植在朝堂之上,众臣争议时不便多言,这时便和汉灵帝在僻静处,向刘宏举荐赵普,“陛下,臣能有今之功,有一
功不可没。”
刘宏已经微醺,拍着卢植的肩膀道:“这里就你我君臣二,你但说无妨。”
“此乃是之前臣的冀州牧别驾从事赵普。”卢植如实相告。
在半年之前,刘宏就听卢植提及过此,这次不由大是好奇,“之前,我曾下诏征召他
朝为官,他以身体有疾病为由拒绝了,怎么这次平叛,他曾与
卿同往?”
卢植摇道:“这倒不曾,赵普身体不适,自是在常山郡修养。”
他虽知赵普这些时,实则是自河北下荆州,再去江南,但毕竟在明面上还是不能说
。
刘宏诧异道:“既然不曾同往,为何他还能有功劳?”
卢植道:“不瞒陛下,臣不敢居功,这次平叛乃是赵普断定定然会有灾星坠落敌营。臣乃是依据他的判断用兵,这才得以一举击溃叛军主力。”
“你是说他在千里之外的冀州,能够断定三辅地区,敌军大营会有灾星坠落?”刘宏简直觉得不可思议。
卢植拱手道:“此事体大,臣断然不敢有任何隐瞒。”
这点刘宏是相信的,如此天大的功劳,一般往自己身上揽都还来不及,谁会推给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