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脱贫,时代任务。(2/2)

有五个人正从小路走过来。

赵刚急忙小跑过去,欢迎领导前来,李宜禄作为主人家的代表,也是跟着上前。

吴大鹏挥手道:“上去再说,上去再说。”

赵刚掏着香烟,不停散发,见着一个干瘦的年轻人,面孔陌生,猜测是新来的第一书记,笑道:“这是新书记吧,你好你好,我是朱家寨的队长赵刚。”

年轻人伸手与赵刚握在一起:“我叫何欢,你好。”同时婉拒了赵刚递来的香烟,表示不会抽烟。

赵刚愣着看了看吴大鹏。

吴大鹏道:“你看我做什么,何书记不会抽烟,快收起来吧。”

李宜禄过来依次握手,表示感谢。

吴大鹏道:“精神不错,有些年头没回来了吧?”

李宜禄道:“五年了。”

吴大鹏道:“在外头学到点本事没得?”

李宜禄道:“谈不上学到什么,但眼界肯定是开阔了。”

吴大鹏道:“咱们贵州,开门见山,人们都说大山阻碍了我们的眼界,让我们只盯着蝇头小利,而看不长远,我们老了,现在你们年轻人出去长了见识,以后建设家乡就要靠你们了。”

李宜禄道:“应该做的。”

何欢握住李宜禄的手道:“那你现在准备回来发展,还是继续打工?”

他为作组织任命到青杠村的第一书记,在未来三年里,肩上抗的是带领青杠村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重担,他已经走了两个队,看到的都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

年轻人,甚至是中年人留在乡村的都不多。

依靠老人和小孩,要摆脱贫困,莫说何欢没底,所有的领导都没底。

都说在外打工能赚钱,所以青壮年劳动力都东奔西走,进入工地、工厂,当起了农民工。

可赚的那些钱,除去开销,所剩亦不多,等到将来老去的那一天,不能继续打工了,他们又该如何生存?

人口老年化,在未来将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难题。

更何况,老人和小孩需要的陪伴,在这个过程中亦失去了,无论如何计算,都不是一笔划算的帐目。

所以国家制定了乡村振新和全面脱贫的大战略,要各级部门全面配合。

当何欢所在的部门领导组织开会传达了总书记的精准扶贫重要指示精神后,何欢主动请缨,来到了偏远的青杠村。

但现实比他想象的要残酷许多,脱贫任重而道远,所以他想把外面打工的年轻人都请回来,充分发挥他们的力量,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李宜禄是他遇到的第一个从外面打工回来的年轻人,他想从他口中得到一个答案,真切的了解当下这些农民子弟内心的真实想法。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