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忠君者孙承宗(1/2)
“陛下,左庶子孙承宗孙大求见。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朱正刚用完一些吃食,就有一个模样机灵的小太监进来禀报。
“传。”朱正语气兴奋道。
这个孙承宗可是一位善于发掘才的军事大将,即便后世对他修筑的关宁锦防线褒贬不一。
认为他战略战术,兵事方面都要弱于其他几位,能力相当中庸。
也不能否认他是一位气节高尚的忠臣。
再说眼下朝廷有一大半官员都归于东林党,东林党势大,彼此之间牵扯不清,什么互相勾结与包庇,怕是长此以往就要成为常态。
那么孙承宗此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哪怕他也是东林党一员,不过他志向远大,并不喜欢涉及东林党的利益之争。
朱正便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把他归于自己。
还有经过多相处,孙承宗此
确实颇有见识,讲课生动,且并不死板教学。
想到这里,朱正真的就不得不吐槽那些在背后说他一个大字都不识的槌们。
朱由校身为皇子时,就有两位宦官教他读书写字,他就算一篇完整的文章都作不出,那么基本的识字能力还是有的。
说到底,这种名声,还是有故意传出去。
至于真相如何,又有谁会计较?
“微臣孙承宗叩见陛下。”其步履相当稳健,还不等带他觐见的小太监离去,他就先行出声。
待朱正“免礼”二字出,他才把
抬起来,微微直视对方。
“陛下,您今是否要继续昨
的课程?”孙承宗在面对跟前这个只有十六岁的少年,他不免还是压低声音,松懈几分严肃的神态。
朱正打量了一下孙承宗下半张被胡子遮住的脸庞,怎么看都觉得滑稽。
却也没说什么让他把胡子都剃了的废话。
直截了当道:“老师,就没有想说的吗?”
“陛下,您的意思是?”孙承宗诧异地看了朱正一眼,犹豫不决。
他发现自己跟小皇帝相处的越长,越觉得他比先帝强上不少。
尤其是近来,他都摸不透小皇帝心里在想什么。
明明已经同意熊廷弼去职回乡,让袁应泰接替他,却又亲自下旨召他回京师。
接着又对对方不闻不问,无任何安抚之意。
着实是让孙承宗纳闷不已。
小小年纪,就有让摸不着
脑的本事。
那等他再年长些,又该如何不可测!
“老师,有话不妨直说,朕相信你心里已然有很多揣测。”朱正明白孙承宗是十分欣赏熊廷弼的,毕竟熊廷弼的战略战术相当出色。
他本同样也是喜欢提拔和培养文武将领,自然不会放任熊廷弼就此被罢官回乡。
“陛下,微臣是有很多疑问,但是微臣相信陛下早有主张,一切就依陛下行事。”孙承泽今年已经57岁的高龄,在官场待了那么多年。
该如何揣摩上位者的表与姿态,他不说
谙其道,倒也知道面前的少年帝王不是一个没有章法的
。
“哈哈……老师,你可真是一只狡猾的老狐狸,也罢,那就容朕卖个关子,请老师接下来看几场好戏。”
朱正现在最缺什么,才!
而且是属于自己的才!
最好不跟任何一党有极的瓜葛。
当然啦,像这种中立派简直可遇不可求,他也不能吹毛求疵,毕竟在朝为官,终究是要圆滑些,否则十有八九被打压下去,要么受不了党派之争,自己先撂挑子不了。
他能做的就是保全他们,让他们有地方大展拳脚,施展自己的才华。
本来皇帝就是征用这些有贤之士,利用他们的能力,一起治理好这个国家。
所以,他最应该做的是一方面发展培养自己的心腹,一方面根据未来发展趋势,开始布局。
“陛下,您可莫打趣微臣,微臣不过是一介老朽罢了,当不得您这样称赞。”孙承宗轻轻捋了一把自己的胡子,谦虚道。
只要皇帝心里有数,一切尽在掌握,他就不用担心朝廷真的不再录用熊廷弼。
此次辽东战事一起,正是朝廷用之际,不能因为一些
的一己之私,就断送一位有勇有谋之
。
他仍是希望陛下能够斟酌再三。
这袁应泰是一员大将不假,可若与熊廷弼相比,还是弱了些。
在用兵以及管理将士方面,他不如熊廷弼有谋略,有规章。
最重要的还是他思虑不周,容易听信于,这也是兵家大忌之一。
稍有不慎就会陷万劫不复之地。
“好了,既然老师准备为我讲课,那就请你继续昨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