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招揽洪易(1/2)

杨易微微思索道:“不久之后,我就要前往南方靖海军历练,我不在京城,王府设署之事就给三舅了。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至于二舅,我希望你能够在京城建立一座书院,担任副院长,我亲自任院长。”

“建立书院?”

韦月卿和韦云卿都是微微皱眉。

这建立书院培养才倒是个好主意,但时间跨度太长了,没有个十几年根本看不到效果。

“不错,建立书院。”

杨易笑着说道:“我这书院和其他书院不一样,只招收秀才或举。进我们书院读书,不仅不需要学费,我们还为他们提供衣食住行及读书所需要的笔墨纸砚,甚至如果成绩好的,还给予其钱财上的奖励。”

韦月卿和韦月卿都是聪明之,很快就明白了杨易的用意。

只招收秀才或举,那么最快一年就能够看到成果,确实是极大的缩短了出成果的时间,但是相应的花销可就大了。

这样的书院一旦建立,那么肯定学子云集。

因为天下最多的,还是寒门子弟。

届时数不说多,几千肯定是有的。

一年到下来,没有个三四十万两的银子,是绝对是支持不了的。

韦月卿沉声道:“小易,你想过没有,一旦这个书院建立了,我们先不说每年要耗费多少银两,就说届时的书院学生基本上都会是寒门子弟,你让天下世家如何想?

还有,培养这些容易,但将来进官场后就难了。

天下绝大部分的官府,都被各地世家控制了,没有各地世家的支持,你培养的才不说得不到提升,甚至很可能都会纷纷背叛你。”

韦云卿点,劝道:“以我看,书院可以建立,这可以为你在士林中建立美名。但我们的重点还应该是在朝堂上,争取更多的支持你。”

杨易摇,他要建立前所未有的圣朝,肯定要把世家打压下去。

到时候,如果手里没有足够的才,天下肯定会套。

这书院的作用,就是为他建立储备才库。

“两位舅舅,我自有我的打算,建立这个书院势在必行。

至于钱财问题你们不用担心,别说是一年二三十万两银子,就算是百万两我也能够拿得出来。

还有,这个书院不要限制数,有多少就招收多少

至于场地问题,可以在建立书院的同时,先给加书院的发送补助钱,让他们自行在城里租房子。”

面对杨易的坚持,韦月卿两兄弟都是暗暗心惊。

如果书院不设数上限,那一年就算百万两银子扔下去,恐怕连个水花都看不到,因为天下的读书实在是太多了。

钱财都是小事,关键是杨易这么做,等于自绝于世家了。

他们很疼,但现在也只能够咬牙先答应了。

不过他们心中也好奇,莫非杨易背后另有支持者,否则也不可能说出这么大气的话来,一年百万两银子都没问题。

接下来,三又聊了会王府建署和书院的事

……

杨易在明亲王府设宴,名义上是宴请韦月卿一行,但同时也邀请了诸位同年,以及其他有些比较有名气的儒生。

在宴席上,杨易向众宣布将会建立春秋书院,提供各种福利待遇,让在场的寒门子弟瞬间沸腾了,高呼王爷仁义。

洪易坐在群中,他暗暗摇

先前他还在考虑着,要不要成为明亲王的幕僚,毕竟对方武道是大宗师,文道更是引起百圣齐鸣,可谓下任皇帝的不二选。

但对方建立书院,还提供各种福利待遇,这就是绝对的败笔了。

因为这样的书院,只能够吸引到寒门子弟,世家子弟是肯定不会进去的,他们不缺钱。

如此以来,书院中仅是寒门子弟,那作为院主的明亲王自然也就成为了寒门这一群体的代言了,这无异于自绝世家。

没有世家的支持,杨易岂能够登上皇位。

他熟读史上,古往今来能够左右朝代更替的,从来都只有世家。

不说其他,就看着这满朝文武大臣,哪个不是出自于世家?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对于洪易,杨易还是很看重的,因此在宴席期间,还特意跟对方聊了聊,希望能够把这个‘阳神主角’,收到麾下。

只不过他发现,洪易对他似乎并不感冒,言语中尊敬透着疏远。

对于他的暗示,也是装傻充愣。

杨易不由微微笑,只能作罢。

原著中,洪易能够成为易子,起步于会试期间的‘百圣齐鸣’,然后是作《易经》,这才完全奠定了其根基,成为了传说中的‘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