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霍家武馆(1/2)
1908年,津门。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天刚蒙蒙亮,空气中还残存着晚秋的丝丝寒意。
津门最著名的霍家武馆,馆主霍元甲已带着徒弟们开始了晨练。
霍元甲站在自家武馆后院的练武台上,背着双手,看着台下几十名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跟随自己学武的徒弟们,朗声说道。
“如今我中华风雨飘摇,外有列强虎视眈眈,内有盗匪四处为祸。我辈武者,习武以强身,练武以止戈!都说,外练筋骨皮,内练一气。这
气,就是我中华的骨气!救亡图存,救国强种,舍我辈其谁!”
高台之下,陈辩站在几十的队伍中,望着霍元甲那高大的身影,双眼中满是孺慕的神色。
八年前的冬,若不是霍元甲将奄奄一息的自己救了下来,恐怕自己的这次穿越就又成了一场悲剧吧。
想起八年前,陈辩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当那惨绝
寰的一幕,义父大刀王五的音容笑貌再次浮现在他的眼前。
八年前,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
为了对抗西方列强,清廷大力支持打着“扶清灭洋”号的义和团,并向西方列强开战。
英、法、德、意、奥、俄、美、等国派兵悍然
侵华夏大地,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的一幕之一,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有了清廷的支持,义和团运动在北方大地上轰轰烈烈的展开,为对抗西方列强的侵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清廷腐败已久,西方列强船坚炮利,义和团节节抵抗,损失惨重。
与西方列强议和之后,为了转移矛盾,清廷翻脸不认,将挑起战争的黑锅扣在了义和团
上,并下令各地清兵剿灭义和团。
作为义和团在北平的重要联络点和聚集地,10月25,义父王五开设的顺源镖局被清兵团团围住,义父为了保护镖局中的无辜群众,慨然束手就缚,两天后,被八国联军枪杀于北平前门。
“我旧友复生兄就义前曾言‘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如今,若能以王五一死唤醒炎黄之血,让我中华志士看清清廷的嘴脸,死,又有何惧哉!不过是与复生兄再聚而已!
辩儿,好好活着,替义父看着那腐朽的清廷是如何倒下去的!替义父找到那条救国强种之路!”
想到此处,陈辩不由得悲从心来,眼圈顿时红了。
“阿辩,想什么呢!走啦,晨练都结束了,父亲让你去他书房一趟,他有事要吩咐。”
一伸出一支胳膊揽过他的肩膀,
被打断了思绪的陈辩正要发火,抬看见那张国字脸,顿时什么气都没了。
说话的,正是霍元甲的二子,霍东阁,也是陈辩的大师兄。
“大师兄,师父没说找我什么事吗?”
霍东阁拦着陈辩的肩膀,笑嘻嘻的摇了摇。
“父亲倒是什么也没跟我说。阿辩,不介意我去凑凑热闹吧?”
陈辩看了身旁没一点正行的霍东阁一眼。
“随你,只要你不怕师父发火就行。”
“放心,从小到大我挨老霍的打还少了,不差这一顿!”
还老霍!
这家伙,就是个记吃不记打的料子!
看着满不在乎的霍东阁,陈辩无奈的摇了摇。
随他吧,反正到最后受罚的不是自己。
两一路上说说笑笑,没几分钟就来到了霍元甲的书房。
霍元甲的书房并不大,大概有一丈半见方。里面的摆设极其朴素,除了两张太师椅,一把檀木制作的小方桌,就只剩下挂在墙上的那张“武”字了。
看见霍东阁随着陈辩进来,霍元甲的眉一皱,沉声说道。
“东阁,谁让你进来的!”
见父亲发怒,霍东阁撇撇嘴。
“父亲,我只是好奇,想听听父亲和阿辩说些什么而己。”
“逆子,还敢顶嘴!是不是皮又痒痒了!”
霍东阁不开还好,一开
就把霍元甲顶的七窍生烟。
想他霍某一世英雄,没想到却为这两个儿子
碎了心。
古往今来,华夏技艺向来有“传男不传,传内不传外”的传统。但到了他霍某
身上,霍家一脉拳法的传承,却成了令他
疼的事
。
长子霍东章无心武学,一心学文,霍家拳法的传承只能落在次子霍东阁身上。
霍东阁习武的天赋还算上佳,但他心思跳脱,沉不下心来。如果换一个格沉稳的,像他这二十四五岁的年纪,有名师教导,突
明劲到达暗劲不说轻轻松松,也是双手抓田螺,十拿九稳。
可这小子倒好,在明劲巅峰一呆就是近两年,迟迟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