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完善军制(2/2)
下这一年几千斤的大米,那就离不开他赵某。
唯一的一个疑问就是,士卒们常年打仗,家里那么多的田地无耕种怎么办?若是地都没
种了,士兵们又哪里来的粮食纳税,赵毅构想的一切就变成了空中阁楼。
李庭浩在这点上发挥出了自己的才,这个措大也是个暗搓搓的流氓,他建议学习满清的包衣制度,一方面以战场上俘虏来的老弱兵丁为官
,由一地官府负责使用
力,主要的功能就是农忙时负责种官府和士兵们的土地,闲时负责兴修水力,整治道路等等,总之就是把
当成牲畜用。
赵毅初次听到李庭浩这个计策顿时对他刮目相看,本以为他是个谦谦如玉的道德君子,没想到下起狠心来也是毒辣非常,关键是这个计策非常好用,能大大的减少劳动力的紧张,唯一的缺点就是道德上容易受指责,其实赵毅是不知道李庭浩的难处,他又要安排
整顿城池,又要盖房子,城外还有几十亩土地要开垦,他都恨不能一个
砍成两个当牛使,沉甸甸的担子把他
的实在没办法了,加上看到吴城押来那几百号俘虏的好用,这才向赵毅献这个毒计。
有道是慈不掌兵,义不掌财,赵毅从北京城外挣扎着活下来后就没想着当好,神州蒙难,总要有
受苦的,与其全族给满清当几百年猪狗,不如狠心挽
疗伤,赵毅只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将这个痛苦降到最低。
他还给李庭浩的政策加了一条补充,也给战俘们一条生路,战俘们分为三等。
一等战俘为明军、流寇、山贼,抓到这种战俘装者充军、无特殊才能的优先编成炮灰或者敢死队,斩首三级者后可以脱罪并选择留军或者还籍,留军者和新民军其余战士享受同等待遇,老弱者则在官府下进行常规负荷的劳动改造,保留
权且不得虐待,生命有保障,官府有一定的死亡名额,超出名额后需罚款并问罪官长,劳动改造的时间视
况由三年至十年不等,之后还于自由。
二等战俘为投降后又反复者、为异族效命的汉,其中也包括绿营兵马,百户及以上级别的将帅或官员一缕问斩,并连诛三族,其余
壮者斩去拇指,成为前线民夫,挑军粮、埋炸药、必要时作为战兵补充,斩首三级者晋级一等战俘,并享受同等待遇,老弱俘虏者同样进行劳动改造、平时可以享受一等战俘待遇,若遇上特殊时期可以特殊处理,比如粮食紧缺时可以第一时间抛弃、遇到需要
命填的行动优先从这里的
面出,劳动改造的时间视
况和战役最低十年,最长至三十年。
最后是三等战俘,三等战俘为战败后的异族,无论壮老幼者,俘虏后皆在面部烙印或刺青做标记,一经判刑终生为
,且不得享有
权,非大功不得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