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龙有逆鳞,触之必怒(2/3)
走。他毕竟是合法的皇帝,万一他逃到外面,号召全天下起兵杀贼,到时鹿死谁手,可就真是难说的很了。
他越着急,那些前来投诚的就越多,兵部尚书、吏部尚书以及其它大大小小的官,全来了,不应付也不行。这帮
跪倒一片,
称:“天下乃高皇帝之天下,大王乃高皇帝之子,大王宜应天顺
,继承大统。”
燕王只想快点找到建文帝的下落,心烦意,不得不虚与委蛇。
此时,编修杨荣孤身一跑了过来,拦在燕王马前,对他说:“大王不能继位。”
这个场面实在太滑稽了。
一个,敢挡四十万
,还大言不惭的不让燕王继位。
燕王手下的发出了一阵哄笑声。
朱能、丘福、李彬、纪纲四将齐齐下令,让手下拉弓搭箭,准备经燕王首肯后,立即把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
成刺猬。
燕王也觉得这是活腻了。
他第一想法,是成全他。
他刚想很促狭的说出一句“君子成之美”,然后一挥手,让他尝尝漫天箭雨的滋味,谁知杨荣又说话了:“敢问燕王,你是应该先谒陵,还是应该先即位?”
“唉呀!”燕王一拍脑门,对他一拱手:“多谢先生教诲。”
虽然和老爹并不亲,但基本的程序该走的还得走。毕竟走程序这事,并不是为了尊重死,还是演给活
看的。
燕王指着杨荣道:“先生,请通报姓名。”
杨荣具实以答。
燕王道:“杨先生,本王一定会重用你。”
说完,一扬马鞭,带着手下朝太庙进发。一路上,连连下令:“纪纲,速速带,搜捕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三
!”
纪纲领命而去。
按照惯例,燕王独自一进了太庙,其它
在外面迎侯。
他和他老爹大概待了有半个时辰,说了很多憋在心里一直想说,但不敢说出的话。
燕王从始至终没下拜。
他就那么站着。
一开始他还跟老爹客气了几句:“父皇在上,儿臣前来看您了……”
后来无赖本相流露,指着雕像喝道:“你瞧不起我母亲,也瞧不起我,不肯把皇位传给我!那又怎样!我用不着你传位,我自己会抢!你能奈我何!你不是经常骂我,打我吗?有种你下来打我啊!”
发泄够了,燕王大踏步走出太庙,刚一现身,只见他的所有手下,由陈义枫、郑和等领
,呼啦啦跪倒一片,高呼:“吾皇万岁!”
燕王大笑道:“众卿请起,朕即位之前,还需一位海内大儒帮朕起登位诏书。”
说完,燕王环视左右:“纪纲来了吗?”
下面一抬起
,应道:“皇上,臣在这。”
这声“皇上”把燕王叫的心花怒放,他问道:“方孝孺拿到了吗?”
“已经羁押到牢中,随时听候皇上发落!”纪纲跪的笔直。
“把他带到大殿去!”燕王下令道。
“臣领旨!”纪纲起身而去。
李彬等已经在第一时间灭了火,燕王率领手下文武百官到达一座未烧坏的偏殿,早有内侍搬来那把金灿灿的龙椅,燕王居中而坐,他的下属垂手站立在两侧。
纪纲带着一百个虎狼大兵,手举钢刀,把方孝孺押了过来。
方孝孺披散发,痛哭着进了大殿。
燕王突然想起了道衍大师曾经和他说过的一句话:“大王若京师,方孝孺绝不肯降。但请大王千万不要杀他,否则天底下读书的种子就绝了!”
燕王当时是这样答应道衍大师的:“好,我尽力招降,若他实在不肯降服,我将他削职为民就是了。”
忆起这件往事,燕王决定对这位曾经的敌以礼相待。
方孝孺见了燕王,不肯跪拜,亦不肯行礼,唯仰天大恸而已。
燕王自降身价,走下龙椅,来到他的身边,耐心安慰道:“先生勿自苦,朕不过是欲效仿周公辅佐成王而已。”
燕王一世明,这会一着急,竟然说错了话。你想学周公摄政,却还自称朕!这不等同于放
吗?
然而此时此刻,没敢笑他。
方孝孺听了这话,便质问道:“成王何在?”
燕王答道:“自焚死。”
方孝孺又道:“那你何不立成王的儿子?”
燕王想了一会,方答:“国赖长君!”
方孝孺步步进:“既如此,何不依礼法,立成王之弟?”
燕王辩不过他,只好摇摇手,无奈的说:“此朕家事,先生不必与闻。”
燕王知道再说下去,也必然是自己理屈词穷,赶紧岔开这个话题,用平生少有的柔和之极的语气道:“先生一代儒宗,今即位诏书,非先生来写不可,请勿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