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就这么简单(3/4)
“这一位就不用我多做介绍了吧。”马尔克斯?斯哥特指着身后的齐雁翔说道,“亚洲方面的事务,我都要参考他的建议。”
“齐先生,好久不见。”还是蔡致良第一次同花旗银行接触,当时由鲍国威介绍,贷款500万投资了《英雄本色》,也是蔡致良发家的开端。如果没有这500万打底,想要一下子筹措这么多的资金,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齐雁翔也是感慨:“实在未曾想到,我离开香港,不过短短两年的光,你竟然已经做下如此大的事业。”
蔡致良之前向约翰?柯林特提出拜访马尔克斯?斯哥特,想来后者已经知晓他的来意,简单寒暄了几句之后,直接开问道:“斯哥特先生,我今天的来意,希望从花旗银行借到一笔可观的资金。”
“我上周听约翰说过了,只是你需要的太多了。”马尔克斯?斯哥特摇,道:“你需要的太多了,市场上的
票价值波动很大,五成的质押率已经是很高的比例了。”
按照马尔克斯?斯哥特的理论,只能按照票价值的一半,贷款给蔡致良。
“可可乐公司的
票,可是不同于一般的
票,近两年的涨幅,或者更长时间,都保持着稳定的增长以及分红,这一点谁也不能否认。”谈论了过去,蔡致良以
菲特为例,道:“从去年开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
菲特先生同样重仓了可
可乐的
票,10亿美元的资金,这绝不会是一种巧合,也不是一场闹剧。”
齐雁翔问道:“方便问一下,你这次准备投资那些公司?”
马尔克斯?斯哥特必然已经有所考虑,此时齐雁翔问起,想必是倾向于贷款的。
“我上周收购了思科公司两成的份,7000万美元,计划明年上市。”蔡致良现在已经不介意共开这些信息,道:“去年底,花旗银行为我做了一份科技公司的调查报告,就是我此次纽约之行的目的,比如微软,ibm,甲骨文……”
马尔克斯?斯哥特和齐雁翔却是不了解,一起看向约翰?柯林特,后者随即开始解释这份调查报告是怎么回事。
解释之后,约翰?柯林特道:“思科公司两年前红杉资本时,不过估值1000万美元的小公司,这并不明智。”
“事实却如你所说的。”蔡致良笑道:“但是,当时的利润的不过50万美元,而今年上半年,到上周为止,思科已经产生2000万美元的利润,以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3.5亿美元的估值高吗?一点都不高。”
马尔克斯?斯哥特与齐雁翔有些惊讶,思科的发展确实可以称得上是神速了,如果能以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蔡致良确实做了一笔划算的买卖,但是这样的公司,在华尔街少见吗,陨落的速度也会同样惊的。
“你这是投资,做的是估值,跟抵押贷款是不一样的,除非是上市公司。”约翰?柯林特等于直接否定了,蔡致良欲以思科权抵押贷款的计划,道:“蔡先生,我们近期得到的消息,供您参考。反垄断机构下月将会启动对微软和ibm的垄断调查,将会打压相关公司的
价。”
“我也收到了相关消息,但是看法与你正好相反。”蔡致良其实什么都不知道,不过确实是一块绝好的垫脚石,道:“能被反垄断机构调查的公司,无一例外都是成功的典范,这就是微软和ibm最大的优势。不过,估计ibm可能会受影响,可以不适用ibm的电脑,但是没法不适用微软的软件。垄断就代表着最大的利润,凭借这样的优势,还用担心价哪一天会下跌吗。”
马尔克斯?斯哥特沉默片刻,道:“蔡先生,为了长期合作的友谊,以可可乐的roe,花旗银行愿意将质押率提高到60%。”
在北美,票质押率最高可以达到七成,甚至更高的水平,蔡致良自然不满意,道:“斯哥特先生,我认为完全可以提高至9成。”
如果以60%的质押率,以现在手中价值10美金的可可乐
票,除去之前所贷资金,还有此次收购思科
票的钱,就不剩多少了。
“蔡先生,你太贪心了,我需要为花旗银行的风险负责。”马尔克斯?斯哥特道:“七成,不能再高了。”
“谢谢。”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大概也就这样了。蔡致良道:“还有件小事,需要麻烦斯哥特先生。我在香港的一家银行最近遇到一些困难,需要香港花旗银行为恒隆银行做一个担保。”
“没问题。”马尔克斯?斯哥特答应的很爽快,让蔡致良有些愕然,随即就释然了,只听道:“在恒隆银行上市融资之前,花旗银行需要购买恒隆银行两成的份,以便增进恒隆银行与花旗银行之间的紧密联系。”
这显然是早有预谋的,或许就是齐雁翔建议的,只是在等恰当的时机提出来讨论。不过蔡致良并不反对花旗银行,本就是计划中的一项,只是
权肯定不会那么高。
“去年,杜辉廉与梁博涛从花旗银行离职,创建了百富勤投资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