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硝石制冰(求订阅)(2/2)

用,在没有冰箱的当时,古是怎么做到的呢?

答案:冰

古代的藏冰条件当然没有现代好,方法也比较简单。

每年大寒季节,古就开始凿冰储藏,因为这时的冰块最坚硬,不易融化。管理藏冰事务的官吏监督隶、农民到水质好的地方凿采,藏到预先准备好的冰窖里。

冰窖都建在凉的地方,地下。用新鲜稻跟芦席铺垫,把冰放到上面之后就覆盖稻糠、树叶等隔温材料,然后密封窖,待来年享用。

由于这样储存,每年大概会有三分之二的藏冰会融化,所以古常常将藏冰量提高到所需使用冰量的三倍。

要说藏冰的规模,那得数清代,《大清会典》说当时紫禁城内有5窖,藏冰25000块;景山西门有6窖,藏冰54000块;德胜门外3窖,藏冰26700块。有学者根据这些记载推算,5000块藏冰窖的容积,相当于现在一幢五层四单元的住宅楼的体积。

而制冰是大约在唐朝末期,工匠们在生产火药时开采了大量硝石。偶尔他们发现硝石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能使周围的水将温直至结冰。

于是一些能工巧匠便开始利用硝石开始制冰。

工匠们将水放罐内,取一个更大的容器,在容器内放水,然后将罐子放在容器内,并不断地在容器中加硝石,结果罐内的水结成了冰。

硝石是一种白色味苦的晶体,颜色如霜。硝石的化学名称叫硝酸钙,它溶解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以致结成冰。

硝石溶水后,可以用降温结晶法或蒸发结晶发将硝石再提出来重复使用。有了这种技术,就大大促进了古代制冷市场的繁荣。

当然了,现在还没有硝石制冰,现在的冰都是冬天去山中挖出来的,价格那叫一个昂贵,也是因为这样,周胄不想李佑弄什么冰饮。

.............................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