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5章 一封家书(2/2)

至少承认了自己打造的永乐盛世,是他朱允炆也做不到的功绩。

接下来的话,就是想请求朱棣放过那一万多忠义之士。

朱棣倒也有点心软。

只不过转念一想,这尼玛还有一万多忠义之士,如果加上他们的后,那可是个庞大的数字,自己这一次悄悄把朱允炆弄死了,他们还不把帐继续算在自己上?

就算威胁不到自己,可太子太孙乃至太孙的太子太孙登基后,这些要是作可不是好事,大明若是内,自己辛苦打下的偌大江山,很可能会有崩塌的可能。

不能心慈手软。

不过最后一句话,还是让朱棣改变了一个主意:“已见宝庆,又见黄昏,徐氏慧眼,宝庆余生无虞,臣侄已无牵矣。”

朱棣很是意外。

他知道黄昏从苏杭那边跑到福建去了,但没想到竟然这么巧,还跑到宁德去了,而且还这么狗血的在华藏寺遇见了建文。

这有点意思。

话说,既然黄昏在宁德,这事不能让老二去了。

以老二的,在处理这件事的同时,只怕黄昏那一行,除了宝庆之外都得跟随建文帝而去,说不准宝庆都无法幸免。

宠妹狂魔朱棣当然不允许这种事发生。

更何况自己又要当舅舅了。

再者,黄昏既然出现在宁德,如果让他也掺和进来,不知道在自己“建文必死,余孽必止”的基本原则下,有没有不大动刀戈就能解决问题的办法。

朱棣还是愿意相信黄昏的。

那么……

换一个去宁德。

换谁?

朱棣几乎一刹那就想到了:太孙朱瞻基!

在这件事上,不论是朱瞻基还是朱高煦,行事手段可能会有出,但结果和目的都是一致的,尤其太孙,更不会让朱允炆威胁到他未来的江山。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