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疯狂工业(1/2)
黄昏在顺天有多少座工坊?
有研发水泥的工坊,如今已经在批量生产,因为受限于
通运输,所以生产速度略慢,仅能满足关外的建设。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这远远不够的。
关外建设了,关内难道不建设?
所以黄昏确信,自己这一次回到应天,朱棣会
着自己表态,帮助他建立应天到顺天,以及这两座都城周边重镇的官道。
当然,黄昏肯定要从朱棣那里得到回报。
他会“被迫”的同意让华为房产下的建筑工程公司承包大明境内所有官道的重修和扩建,嗯,不包括蜀中。
蜀中那边修路太痛苦。
反正大明
不多,不如把偏远山庄的
迁移出来,集中到一起,然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再返殖回去。
水泥的研发,有赖于简单球磨机的出现——顺天球磨机工坊已经研发出最简单的
力球磨机,黄昏继续投
资金,让他们考虑其他动力设置,比如水力和电力。
但电力很复杂,需要电动机,这个事
需要自己找球磨机工坊那边的技术
员开个“技术”会议,确定大方向,从海内外找
才攻关。
转念一想,不如直接成立一个电动机研发部门。
水力简单。
在电动机没发明之前,先用水力球磨机过度几年,毕竟就算投
重金研发,电动机没个五年十年甚至几十年,很难弄出来。
力球磨机的出现,得益于顺天的炼钢工坊的技术进步,研发出了
能勉强合格的“特种钢”,因为
能勉强合格,所以球磨机的损耗极大,更换率极高,因此成本也很巨大。
所以黄昏到了顺天后,继续投
重金提升超硬特种钢,并且让炼钢厂继续研发其他
能的特种钢,总之一句话,自己出思路,让经济和工业需求来带动进步。
黄昏能做的也就这么多了。
而水力发电那边,遇到了瓶颈……主要是电压的稳定无法控制,技术
员已经攻关两三年,还是没有找到解决的方案。
黄昏巡查之后,一拍脑袋,懊恼不已。
是自己的错!
当初设立了这个水力发电研发工坊后,就因为太忙忽略了一件事:水力发电发出来的电力巨大,涉及到高低电压的转换以及长途输电的问题。
其实说来说去就是一个变压器问题。
水电站距离城市再怎么的也得有个好几里,为了城市的规划发展,至少得在几十里外,所以涉及到输送电压的解决。
变压器的原理简单:变压器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
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次级线圈在初级线圈外边。当初级线圈通上
流电时,变压器铁芯产生
变磁场,次级线圈就产生感应电动势。
这是初高中物理课本上就有的。
虽然简单,但电力对大明而言是个划时代的产品,技术工
脑袋再能异想天开,也无法想到这个问题,所以他们无法搞出变压器。
黄昏巡查完水电研发工坊后,又用了一天的时间,和一群技术骨
讨论了整整一天,把变压器原理详细的说了一遍,再花时间帮他们画了个设计原理图。
其后是解决电力输送途中的损耗问题——石油工业没发展,也就意味着没有塑料,那么用什么来隔绝电线能保证输送电的安全,降低损耗?
用瓷管肯定不可行,长距离电桩之间,瓷管太重。
用漆?
安全
较低,且貌似减少不了多少损耗。
想来想去,最后决定选用橡胶。
橡胶这玩意儿是马来西亚的特产,当下大明时期,基本上就是暹罗属地满剌加王国盛产,随着宋元海外贸易的发展,虽然大明禁海,不过还是有橡胶流传过来。
黄昏选定橡胶之后,立即有了主意:郑和第二次下西洋已经归来,今年会准备第三次下西洋,可以让郑和带大量橡胶回来。
转念再一想,以后是要全国铺陈线路的,郑和带回来的肯定不够用。
得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两个方案:一,这一次回到应天,无论如何,哪怕是触犯所有官员的利益,都必须让大明重开海运,如此才能洋为中用。
二,引进橡胶树,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引进橡胶树不仅能提供多种材料,也能为有轨马车提供进步,同时为大明境内百姓提供新兴行业和就业机会。
嗯,这个事
可以考虑在
趾那边也同时推行。
让
趾大量种植,这样能安抚
趾百姓,至于大明百姓么,老老实实享受工业变革带来的利好就是,提前当一个“美利坚
”。
想到这黄昏有了主意,对水力研发工坊的负责
代,成立一个输送线路研发部门,去市场上不惜代价购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