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状元之才不可用?笑话!(1/2)

黄观仕?

在这一刻,乾清殿众多重臣反应不一,像宋礼、金忠、李志刚这些文臣,其实大多都有建文朝出仕的经历。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换而言之,文官中大部分的朝堂重臣,都是建文旧臣。

朱棣靖难才三年。

你总不能把昨年科举的进士提拔到尚书的位置吧。

还是得用旧臣。

何况心各不同,不是所有建文旧臣都能像景清和方孝孺,从某方面来说,景清、方孝孺之流,与大明无益。

但话说回来,中华五千年屹立不倒,正是因为有景清、方孝孺的这种神。

黄昏以前为何要圣母心?

就是因为这种神。

在景清方孝孺眼中,朱棣的靖难和外族侵并无多少差别,所以他俩宁死不屈,而这种神不会因为满门抄斩或者被夷十族而消失。

中国但有在,但有书在,这种神就永不磨灭。

离大明近一点的反清复明。

远一点的民国之后。

乃至于那黑暗而让热血奋涌的二十世纪,正是因为这不屈的神,才让中国昂首屹立世界之林,而且必将走上顶端。

中国文化,五千年灿烂,亦将更璀璨。

扯远了。

都是建文旧臣,所以各位尚书对黄观的重新仕并不意外,也不反感。

且黄观若是仕,一个行部右侍郎完全够格。

但是,在场的还有一些武将。

武将大多都是靖难功臣,朱棣毕竟还是提防建文旧臣,兵权不可能让建文旧臣去掌控,所以徐辉祖官至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看似很高,实则很尴尬,没有实权。

要不是朱棣刻意待后军都督府事王宁,徐辉祖连鹰扬卫都没有。

靖难武将是不愿意看见黄观仕的。

其他建文旧臣还好,像吴溥、胡广、解缙之流,虽是建文旧臣,但他们并没有悬名在陛下发布的臣名录上。

而黄观悬名臣名录。

还是第六。

拍在他前面的是哪些

齐泰、黄子澄等

这些都被陛下杀了,包括被姚广孝誉为读书种子的方孝孺。

但是现在陛下要用黄观。

这什么意思?

在靖难武将眼中,陛下这是在推翻他自己靖难的立场,是在告诉天下臣名录都是忽悠的,天下会怎么看?

原来陛下在造反啊。

当然,天下怎么看陛下不重要,因为朱棣是陛下是天子,他有一万种手段方法来给他洗白,只要他做得好,百姓安宁,造反不造反并不重要。

但对于靖难武将就不一样了。

我们靖难原本是顺应天命,好家伙,结果陛下搞这么一出,搞得我们是在造反。

万一以后你们老朱家的江山,就像宋朝一样,跑来跑去,又跑回到朱标那一脉了呢,哪我们的后岂会要被清算?

这事不是没有可能。

要知道朱允炆虽然死了,但朱标的后并没有被杀光。

成国公朱能率先出列,“陛下,此举不妥!”

与此同时,五军都督府的高官,包括一直在京畿的驸马王宁,也同时出声附和:“请陛下收回成命,黄观乃是臣贼子,陛下仁慈留他命已是天恩浩,怎可让他再仕,还是行部侍郎。”

朱棣嗯了声,“你们有意见?”

朱能大声道:“臣以为,黄观虽然这几年老实,但其却是导致我大明波折的罪魁祸首,若是没有黄观之流在建文帝面前搅弄是非,哪有陛下的靖难登基——”

朱能忽然噤声。

这尼玛感觉自己说错了话。

果然,朱棣脸黑了。

朱能你什么意思,你的意思是黄观搅弄是非,所以老子这个燕王靖难能够成功,还是靠这群读书了,老子辛辛苦苦打的仗,那些死去的将士都毫无意义?

倒也不好发作。

毕竟这事在明面上,确实是靖难清君侧。

朱棣挥手,不容置疑,“此事朕意已决,在有议者,斩,无赦!”

这就是当天子的好处。

管你的旨意正不正确,只要说了这句话,臣子们再有意见,也只能在肚子里憋着,不服气?

那就憋到你服气为止。

当然,这有个前提。

前提是皇权在握,天子权势没有被臣子分了去,像明朝后期的内阁强大后,天子若是做出这种事,内阁那边是有可能采用各种手段,让这个旨意施行不了的。

朱棣此话一落,再无开腔。

但靖难武将们都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