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阳谋(1/2)

关于八卦,只要吃饱喝足,八卦之火就会熊熊而起,应天城作为京畿,是大明经济、政治中心,百姓们的生活至少是可以保证的。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何况是关于天家皇室的八卦。

根本不需要推手,就在应天这片原野上燃了起来。

百姓坊子间流传。

门大院里流传。

关键是门大院里的那些老爷们,知晓更多消息,通过他们知道的消息,再来反推,反而觉得这个事就是真相。

于是整个应天的气氛都变了。

所有官吏都小心翼翼,恐一不小心就陷其中。

这可是关系到天子的事,也许以往发生过,但绝对不会传到宫外来,但是现在不仅传到宫外了,整个应天城尽皆知。

说天子新晋宠臣黄昏,之所以能得宠,就是因为和徐皇后之间有“暧昧”关系。

暧昧是好听的说辞。

说最初宝庆公主殿下落水的那一次,黄昏在坤宁宫中,就是和徐皇后在一起,而徐皇后为了和黄昏厮混,所以才没照顾好宝庆导致她落水。

又说为了让黄昏有机会多出紫禁城,徐皇后支持了黄昏的香皂、沐浴露和润肤水的生产和售卖,所以黄昏的发家,完全是徐皇后的手笔。

还说徐妙锦之所以嫁给黄昏,就是为了掩耳目,同时徐皇后可以利用这个关系,以去找妹妹的理由离开紫禁城去和黄昏幽会,甚至于连黄昏新婚之前,装修宅邸的钱,也是徐皇后“借”的。

所以徐皇后还在大年夜出宫去了黄府,表面上是关心妹妹徐妙锦是否怀孕了,实际上还是和黄昏幽会,端的是

这些说得有鼻子有眼睛。

很是令信服。

至于消息的源,已经无从追查了。

关键这些事门大院里的老爷们都清楚,是发生过的,尤其是黄昏装修从应天府衙买的那座宅邸,确实是找徐皇后借了一万两白银,而且一直没还。

所以哪怕他们再相信徐皇后不是那种,也不得不怀疑。

在这流言下,应天城反而变得很安静。

但所有知晓,这是风雨之前的宁静。

接下来,很可能是一场地震。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很快,黄昏知道了,徐妙锦知道了,朱棣知道了,徐皇后知道了,几个当事的反应都一样:不可思议。

谁这么大胆子,敢造徐皇后的谣言?

……

……

乾清宫,朱棣瘫坐在椅子上,眯缝着眼睛,气神颓靡,备受打击。

他当然相信妻子。

黄昏来到紫禁城,去后宫的时候,每一次都是他恩准的,而且每一次都有跟着,他和妻子之间不可能发生事

至于借那一万两白银,也是他首肯的。

大年夜妻子去黄府,也是关心徐妙锦。

何况朱棣心知肚明,黄昏这货吧,虽然有那么一点男的通病,但绝对不蠢。

他已简在帝心。

不可能再去勾搭大明皇后,给他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这且不提厉害关系,仅从男的本能来说,不得不承认一点,妻子虽然风韵犹存,但绝对不必上风华正茂的徐妙锦。

黄昏根本不可能对妻子有任何想法。

但当下流言已成虎。

这件事怎么处理至关重要,稍微处理不好,众铄金之下,流言成了“事实”,别说天家皇室的颜面,就是他朱棣,也将在浩瀚历史中的众多君王中,最为最显眼的笑柄。

比李后主、刘禅还惨。

朱棣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就着宣道衍、纪纲进宫觐见。

他很愤怒。

恨不得出动锦衣卫甚至京营士卒,全城逮捕敢议论这个谣言的,然而理智告诉他,这是不可能的事

就算这样平复谣言,也会有一个疤在那里。

况且,真要全城逮捕的话,诏狱和天牢根本不够用,整个应天城的成年男,大概都会被送进监狱,始皇帝也不敢这么做。

所以要这个局,只能智取。

这件事不能用黄昏。

他是当事,避嫌。

只能请道衍来,道衍出谋略,纪纲么……自然是绣春刀出鞘,带着领锦衣卫作为力机构出动,要强势镇压此事。

告诉世,天家不可辱。

我朱棣更不可辱。

片刻之后,道衍急匆匆而来,老和尚穿着僧衣,身上还有香火味,显然是正在礼佛,神态严峻,已经意识到了此事的重大危机。

这看似只是一个针对徐皇后和黄昏的谣言,实则动摇的是朱棣的皇权。

随后纪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