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我觉得我还可以再抢救一下(1/2)

朱棣冷笑连连,“嘴硬?”

黄昏针锋相对,“事实!”

朱棣看向纪纲和梅殷,道:“你俩先前不是说还有证么?”

纪纲点,“锦衣卫泉州百户所百户周胜然,因公事来京,今大朝会之时在北镇抚司点卯,此刻应已从北镇抚司来到紫禁城,在乾清宫外候着了,陛下随时可宣。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梅殷亦点,“张扬应该也押到了。”

朱棣看向郑和。

郑和点,示意放进来,没事。

这里是乾清宫,不提门外的护卫,有他和王顺在,梅殷等就算居心叵测,也成不了事——郑和这点信心还是有的。

当然,打架的话他稍逊王顺一筹。

何况还有纪纲。

纪纲应该知道,朱棣若是出事,无论是谁登基,就靖难之后被他屠刀所杀的那些的门生故,都会让纪纲死无葬身之地。

新君登基,第一个就要拿他纪纲的去收买心。

所以今的纪纲,可以绝对信任。

纪纲当然不止揣摩圣意的那点本事。

是真能打架。

毕竟当年就是流氓学生,所以才会被赶出书院。

片刻之后,护卫将两御书房后退下。

黄昏看着这两,其中一认识,正是张定边的曾孙张扬,当初在泉州是何等的意气风华,如今成了阶下囚。

囚衣遮掩不住浑身的血腥气,面色惨白颓废,双目无神。

另一神采飞扬。

大概是因为第一次见到天子的缘故,面色红双眸闪烁,似乎绪有点紧张,嘴舌燥中不断的吞咽着水,看也不敢看朱棣一眼。

应该是锦衣卫全周百户所百户周胜然。

黄昏知道此

回到应天和杜金明碰之后,杜金明提及周胜然赞誉不绝,说此绝非池中之物,若遇风云,必然扶摇而上青云,区区锦衣卫容不下这尊大神。

黄昏当时还想着等时机合适,把周胜然调南镇抚司总衙。

不曾想被纪纲先下手为强。

可惜。

好好的一个才,莫要给纪纲带偏了。

倒是有点奇怪。

看这架势,老学究刘思清和张扬两是被梅殷的捉回应天的,可周胜然作为泉州百户所百户,他来应天什么,又在这件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朱棣问黄昏,“可认识那囚犯?”

黄昏点,“张定边曾孙,张扬,也是泉州那边将张定边旧拢起来,蛰伏于荒僻之地,等待机会起事的。”

朱棣冷道:“张扬,将你知道的黄昏和明教之间的事说来。”

顿了一下,“若证实黄昏是明教中,梅殷答应你的事,朕也答应,绝不会派去找你曾祖父,让他安心礼佛百年归仙。”

对这位猛将,世还是多为敬慕。

张扬闻言放下心来。

天子金玉言,朱棣既然说了,绝对不会反悔,哪怕是对囚犯。

毕竟曾祖父张定边如今只是个老和尚而已。

很老的老和尚。

和道衍之间有着天差地壤之别的老和尚。

立即将当之事娓娓道来。

朱棣听完之后,眼神冰冷,“黄昏,你还有何话可说?”

既然黄昏没有真实回答。

朱棣打算先砍了于彦良一只手,正欲下旨。

却见黄昏不急不慌,有些意外。

这货不怕死么?

黄昏当然怕死。

死过一次的,其实最怕死。

但是黄昏从看见老学究刘思清时,他就有了预感,如今张扬进来,更是证实了预感——朱棣还不完全相信他们的话。

而老学究和刘思清完全无法笃定死自己的明教身份。

话说,老子本来就不是明教的

道:“陛下自年幼便征战沙场,但亦读书等身,当知晓间大义,比如那句受滴水之恩,当涌泉已报,陛下不会不知罢?”

朱棣冷笑,我还需要你来教我道理?

黄昏继续道:“陛下别慌着砍于彦良,你只听了张扬和刘思清的话,就怎么笃定微臣一定是明教的,就如此定下微臣的死罪?你又怎么确定他俩不是在说谎?”

朱棣忍无可忍,拍案而起,“明摆着的事实,你还有什么颜面自称微臣?!”

吃里扒外的蠢货!

黄昏不甘示弱针锋相对的正视朱棣,“臣先前说过,臣是故意的,臣也绝对不是明教的,陛下不听解释就要砍了于彦良和微臣,难道是想让莫须有在大明王朝重演一次,臣也能写一首满江红,但绝不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