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遗失梦想,老友不解其心(1/3)
他叫高远,你们现在所看到的高远,并不是他自己喜欢的的样子。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高远,29岁,是海城一家国企单位的招商主管。29岁之前,他漂泊了整整十年,离家求学、勤工俭学、北漂、南漂,29岁这年,他终于完成了父母代的任务,落户广东、买房、买车,有了一个爸爸妈妈认为很不错的家庭背景很好的
朋友,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开通,这座东南滨海小城的经济也变得越来越活跃。
老家的亲戚朋友提到高远,都会说,“看看家老高家孩子,多有出息!年纪轻轻,有车有房,还在国企单位当了一线部门的小领导!”
上大学前的高远,成绩简直一塌糊涂,虽然从小就被父母寄予厚望,奥林匹克数学、书法、剑桥英语、国画、素描、钢琴等等——别家孩子学的,高远一样都不少,可每一样都没坚持多久就因为种种原因不想学了,成绩也上不去,跟老师、同学都搞不好关系,小学转了三个学校,初中转了三个学校,高中又转了两个学校(因为当地只有两所高中),最后实在没办法,高三
脆装病,回家休养了一年。还好,高远有点小聪明,高考成绩不是特别低,就差五分就够上了二本线,最后,高建军用了全家仅有的3万元积蓄换来了一个“二类本科”的录取通知书,就这样,高远终于上了大学。
报道那天,高建军告诉高远,“今后我和你妈不在你身边了,不会像在家一样,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一定要跟老师、同学搞好关系,好好学习,将来找个稳定的工作。”
高远虽然有点混,但在孝顺父母方面,却比同龄成熟很多,但毕竟
积月累,还是恶习难改,高考对于他的打击虽然很大,但真正的改变还是从高远的妈妈苏梅下岗开始,他奋发图强,不遗余力地做着他该做的的所有事,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父母所希望的方向,前进!
读书!读书!读书!大学四年,他读遍了图书馆里的所有书籍,不管跟自己的专业有没有关系,在明白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道理之后,他又开始疯狂地做兼职。因为成绩优异,他成为了自建校以来,唯一一个连续拿了四年奖学金的学生,年级第一的成绩从来没放过手;因为成绩突出,又有兼职经验,他还没毕业,就收到了当地好几家大公司的offer。
大学毕业后,高远拒绝了所有的offer,毅然决然地加了“北漂大军”,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希望将来有一天,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爸爸回家!因为高建国出生在北京,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臭老九”的帽子让作为大学老师的爷爷无力养活三个孩子,最后决定把年龄最小的高建国送回惠城老家,给自己的亲哥哥抚养,也就是高远出生的城市,成年后的高建国,在知道了一切真相后,一直都梦想着,带着自己的养父养母、老婆孩子,回到出生的地方生活,让全家
团聚,然而,那会儿的北京,哪是那么容易回去的——想申请一个北京户
,比登天都难。于是,高建国的梦想就成为了高远在北京一直坚持下去的唯一理由,哪怕是患了哮喘,他也没有动过任何离开的念
。
2017年,31岁的高岚——高远的姐姐,终于嫁了。春节,全家
都来到海城——姐姐的新房过年,那刻,高建国的思想突然三百六十度的大转变,“海城这个地方好啊!”,或许是时间久了,或许是海城真的很好,但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儿子高远的哮喘病,自从他得上了这个病,终
都是药不离身,早晨不用闹钟,直接被哮喘憋醒,晚上躺下就喘,只能靠急救药缓解,然后才能躺下休息。高建国夫
看着孩子被病魔折磨,也跟着
夜
心。可高远刚来到海城短短两三天,就把药给停了,就跟没得过病一样。
那时的高远并不懂父亲的用意,千般不舍、万般无奈地放弃了一家世界排名前五百的外企单位工作,彻底跟整整奋斗了四年的北京说再见——那座曾经让他哭、让他笑,给他给予无限梦想的繁华都市。
本来,父母给高远起的这个名字,是希望他“志存高远”,结果却成了,“好高骛远”。由于有一线城市的工作经验,让高远很快收到了当地最大一家国企单位的offer,可惜是跨行跨城市,只能降职聘用,三线城市的工资也少的可怜,也不知道高远哪来的雄心壮志,立志要一年内恢复以前在北京的职位和工资水平。
“好高骛远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在高远这里得到了有力的验证,试用期提前转正,工作半年就加薪,紧接着买了房,一年后,又晋升部门主管,然后买了车,最后在父母的要求、姐姐高岚的介绍下,又和一位家庭背景非常好的孩确认了男
朋友关系,似乎一切都朝好的方向发展。
从那一刻起,高远国企单位部门主管的身份就成了高建国夫翻身的资本,也成了亲戚朋友
中的榜样,甚至连他自己也认为自己的
生圆满了,毕竟十年前,在老家的高远,是出了名的学渣、问题学生。
一年、两年、三年、四年,他拼命地读书、兼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