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三十四章 航空航天测试(1/2)
“这玩意真的能让
冬眠吗?”
模拟太空舱里,几个航天局的工程师围绕着一台已经摆放好了的
工冬眠仓,
称奇。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在他们的旁边,一位来自瑞康的工作
员,正在教他们如何使用冬眠仓。
这东西使用起来其实很简单的,就只要把几个参数设定一下,然后给使用者打一针,再塞进冬眠仓里就行。
甚至都不用
工打针,在经过多次的临床测试后,现在的
工冬眠仓的所有自动化
作都已经测试过一遍了,都没啥问题。
完全可以直接将使用者塞进冬眠仓里,然后冬眠仓自己就能扫描使用者的身体数据,然后给他注
适合的诱导素剂量,陷
浅度冬眠后,再注满营养
,开启
度冬眠模式就行。
现在根本不用工作
员再麻烦的询问使用者身高体重,然后手动输
参数了,完全可以
给冬眠仓自带的
工智能来控制,非常方便。
瑞康的工作
员很快就教会了航天局如何使用
工冬眠仓。
“怎么说?现在就开始测试?”负责维护模拟太空舱的主任向等火计划的总工程师询问道。
总工程师点点
:“先进行抗压力测试和失重环境测试吧。”
火箭在从地球发
到太空中时,由加速度所造成的反作用力是非常大的,通常在舱内的宇航员都要承受4-4.5个g的加速度压力。
当然,舱内的物品也是需要承受这么高过载的,所以必须得测试一下
工冬眠仓的抗过载能力。
不过大家对此还是很有信心的。
怎么说
工冬眠仓也是金属制造的,几个g的加速度肯定还是能承受的,又不像
类,血
之躯,受不了这个压力。
唯一有些担心的,就是怕
工冬眠仓内的零件太
密太细微了,压力一上来,会不会导致零件的损坏。
还好,他们的担心是多余的。
当所有的工作
员都撤离了模拟太空舱后,舱内就开启了过载测试。
从1个g的加速度,一直增加到了10个g的加速度,通过玻璃窗,大家都未曾看到
工冬眠仓出现任何颤动,依旧稳定的立在角落。
10个g的加速度已经足够了,就连航天员在航天城训练的时候,一般最高值也不会超过8个g,更不会超过10个g的,因为超过了这个值,会对航天员的身体造成伤害。
所以常态
况下,8个g的加速度就已经是极限了。
不过在一些极端
况下,宇航员也是会遇到一些超过十个g以上的瞬间过载的。
传闻,华夏第一位上太空的航天员,就承受过瞬间的极限过载,在回到地球时,嘴角都有血丝。
不过这个传闻从来没被证实过,哪怕是在航天局内,也只有一小部分
知道真相。
但是现在已经不会出现这种
况了,通常宇航员上天只会承受4-5个g的加速度,而且只是在爬升阶段,等到达太空后,就没加速度的感觉了。
很快,舱内的最高过载值突
了10个g后,就又慢慢开始下降,降回了1g。
几个瑞康的工作
员连忙进去将
工冬眠仓搬了出来,进行了详细的检查,甚至运到了航天局的大型研究所中,进行了
力的拆解,足足花了两天的时间,将每一个零件都检查了一遍。
没有任何一个零件变形,更没有任何损坏,所有子系统的功能都一切正常!
就是可惜这台设备被拆解了之后,在航天局这是没办法再组装起来了,只能报废了。
不过问题不大,航天局一次
从瑞康集团要了三台样机呢,足够做测试了。
在抗压力测试顺利完成后,便开始进行其他的测试。
高温测试:71°c中工作48小时,然后在93°c中工作30分钟。气压为0.35个标准大气压,相对湿度不超过15%。
低温测试:-18°c中工作4个小时。
温度-压力测试:最大舱内压力为10-6 标准大气压,温度升至71°c。之后温度在45分钟内降至-18°c,再在45分钟内升回71°c。这一循环需要进行16次。
相对湿度测试:在至少95%的相对湿度下,共计240个小时内,温度在20°c和 71°c之间变化。蒸气的ph值在6.5和7.5之间。
氧气环境测试:
工冬眠仓需要放置在0.35个标准大气压及100%的氧气环境中48个小时。
撞击测试:6次40g的撞击力,每一次持续11毫秒,6次来自不同的方向。
低压测试:10-6标准大气压的真空环境下,于71°c中工作90分钟,再于93°c中工作30分钟。
震动测试:3个30分钟的循环周期(侧面、水平、垂直),每次震动的平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