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吴导,你看能不能多给我几个镜头(2/3)
这么做,无非就是找个借帮助他改善一下,他们一家当下的生活条件。
说实话,拍这个美食纪录片之前,骆涛是没有想这么多,也是在开拍之后才意识到这一点。
后来,骆涛便把几位在生活上不是十分宽裕的朋友拉了进来,能写的就写一下美食文案,不能写的就做这档纪录片的美食计划师,规划未来需要拍摄的内容。
就这么一个不经意的想法,出其不意的把西昌纪录片拍摄的团队,提前给专业化、英化。
愣是把史铁生几位传统作家给变成了美食作家。
播音员变成了美食博主。
画家不画山水改画蔬菜和大豆了。
他们不愧是当下社会上的才,对于自身角色的转变非常自然。真正做到那是
一行
一行,听说他们现在跟朋友聚会,都不谈各自的专业,开始谈论起了吃。
对此,骆涛很是担忧他们会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吃货。
各个都是过中年,一想到再次见到他们,他们各个发福的像个土财主,
顶着地中海,哎呀!一想到这些,骆涛心里就压抑不住的高……悲伤。
看看现在的吴导就知道那帮如今的状况了。
对于骆涛的好意,吴导没有拒绝,而是坦然的接受了。
他这不善于言表,对于骆涛这个小老弟对他的关照,他是记在了心上。
他自己也知道自己除了拍好纪录片,别的也帮不上骆涛。
工作那是真的认真,这一年除了学习纪录片拍摄的技术,还有就是把国内关于美食的书,只要是在市面上能买到的就没有他不读的。
现在的吴导绝对是位合格的美食导演。
这次来拍摄冬至堂会,骆涛张了,他怎么可能会拒绝,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对于这部纪录片另外一个导演老谋子,这家伙就更不用说了,别的不提,他绝对是个好导演。
有一集是他全权执导的,拍的那叫一个好,看着跟看电影一样,花样百出,让欲罢不能,现在可以说是打
了当下国内拍摄纪录片的老一套。
他巧妙的把西方电影运镜的手段给运用到了纪录片上,效果那是出奇的好,但就一点不好——太踏马烧钱。
好在骆涛家大业大,能支持他们在艺术上大胆创新。
言归正传,说回冬至堂会。
“吴导,今天您老可要记得多给我几个镜。”
在知道那些大家今年都会带着各自的徒弟来,骆涛也把自己的学生慎之从校园里给提溜了出来,来给自己装装门脸儿。
你们有徒弟,我也有学生。你们徒弟是什么学历?我学生反正是圆明园职业技术学院的。
慎之在知道今年的冬至堂会要拍成纪录片,这小子就特别的上心,在没有开拍前就跑到吴导面前献殷勤。
递烟倒茶,一上午没少活。
就这待遇骆涛作为老师,都没有享受过几次。
“好说,好说,大爷忘了拍谁,都不会忘记拍你的。”他戴着厚厚的手套,一手扶着机器,一手夹着慎之递上的烟。
给了慎之一个你放心的眼神。
“得嘞!有您老这句话就成。”慎之嬉皮笑脸跟吴导打着哈哈少。
一旁的骆涛看着这爷俩儿,立马给徐乐递了一个眼神,要不都说他是骆涛肚子里的蛔虫,就这么一个眼神,他立刻就懂了骆涛的意思。
从骆涛的左边挪到了右边,悄不声的对着慎之的后臂就是一脚。
他们两个的年龄差不了几岁,玩的也非常娴熟,他们之间的关系可能还要超过骆涛,毕竟他们都是年轻
,有共同的话题聊。
骆涛同他年龄上差了十岁,再一个就是他们是师生关系,在尊师重道这个大环境下,他们就很难处成哥们儿。
这也是骆涛想踢慎之,而借徐乐之脚的原因。
“叔,怎么了?”慎之也是年轻好动,被冷不防地踢了一脚,赶紧躲到了大爷吴导的背后。
两年龄是差不了几岁,但这辈分可不能
。
面对慎之的发问,在踢他之前徐乐就想好了对策。
一副严叔的做派,“一天天就知道想这些跟你没关系的事儿,老师布置的功课都做好了吗?今儿个让你来是壮咱自家门脸的,瞧你这一副混不吝的样儿,……这怎么能行?”
骆涛在一旁听的心里直叫好,说的太对了。
慎之愣愣地站在一边,不敢相信这话,居然是从自己那个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乐叔嘴里说出的。
“那什么?乐子……”
“吴导,您别听这小子胡咧咧。”笑着同吴导说完话后,又转过脸皱着眉对慎之道:“怎么就要给你多一点镜
,这事叔都不说呢,你倒提前贴了上来。”
嗬!这叫什么话。
“吴导,咱们认识可不是一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