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新的甜瓜品种,引发的一台大戏(2/3)

出于种种考虑,一行也不打算再继续进棚视察,而是来到西瓜种植区找了一处凉棚,坐在凉棚下摆放的高粱杆上。

骆涛问万和:“这个天气老乡还在不在棚内工作?”

“现在都不在工作了,我们是有时间规定的,由于现在是暮春,温度有一点回暖,一般都是早上六点开始工作,上午十点到下午三点这期间都是休息时间,下午四点到六点。……”

万和做为这边的负责,他详细跟骆涛作了解释。

这个作息时间规定看着很好,但在骆涛看来过于僵硬,不太灵活。

便建议道:“这太死板了,工作时间我看你们还是要根据当天的天气变化灵活安排,热了就赶紧早点休息,凉了就多一点。”

后有跟镇里的几位领导建议,“这边要是出现了什么问题,你们有责任出面维护乡亲们的利益,……毕竟,这是在你们的治下。”

当骆涛说出这番话,体制内的几位大受鼓舞,他们觉得这天底下才再找不到比西昌还好的投资企业。

也更找不到比骆涛还明大义的企业家了。

“骆先生,我们一直都很感谢西昌都来我们这里搞投资建设,……说实话自从西昌来到我们溪翁镇之后,我们镇的变化那是一年比一年好,……还间接的吸引别的企业到我们这里来。

这两年乡亲们的生活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大家都非常感谢西昌,感谢您。

乡亲们都说西昌的好,可没说西昌的不好。

我跟您说一句实在话,只要西昌能带领大家伙致富,其实大家累点苦一点都没什么。”

他又极具鼓动地问周围,围观的老乡们:“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

乡亲们纷纷称赞起了西昌。

这时群的外围突然来了七八位不速之客。

为首的叫孙战安,他也就是现在密云的一把手当家,其是一名转业军,是正儿八经上过战场的英雄。

就算到了地方,仍然保持着军的爽迈直爽。

未见其,先闻其声。

他的大笑在密云也算是一个标致,由于这位常年喜欢基层一线,密云四十万老百姓对他非常有印象。

大家都认为他是最能跟老百姓站在一起的官。

骆涛对这位也是多有了解,很佩服他的能基层,真正了解老百姓的心声。

他也多次来溪翁镇的西昌菜篮子考察调研,这里的乡亲们也大多是认识他的。

他的到来自然引起了一阵骚动。

大家都呼:书记和县长来了。

也都纷纷避道让行,由此可以看出他确实很得密云老百姓的戴。

他和张东风在群众中一点没架子,亲切的同大家握手,互相问候几句。

这县里的一二把手来了,骆涛自然要起身迎一下。

“孙书记,张县长,好久不见啊!”

“骆先生,您这可不对了啊,来密云怎么也得到县里坐一坐,让我和张县长尽尽地主之谊啊!

您就提前打了一个招呼,不声不响来了,要不是怀县的陈农同志给我们来电,我们还在县里等着呢。”

这番话颇为有一点兴师问罪的意思,现在也看到了,这就是这位的格使然。

他内心可没有问罪的意思,这不过就是为显示彼此之间熟悉罢了。

骆涛也是爽快的承认了错误,又打趣了一句,“怎么?这溪翁镇就不是您孙书记的治下了。”

大家闻言都是莞尔一笑。

骆涛又道:“我看在这里,你们两位也能尽一下地主之谊,刚才镇里的王书记他们可都请我们吃了西红柿。”

孙战安心里知道他是打趣,面上略显惊讶,手指着溪翁镇的书记,笑着批评道:“我说你个老王啊,你们这么做可不对了,你们提前请了骆先生,让我和张县长怎么办?”

领导开起了玩笑,那属于是冰上踩高跷,容易相。

严肃的幽默。

溪翁镇的王书记也紧跟着领导走,话不多,做到点到即止便可。

笑着承认错误,“我的错。”

这时一直没说话的张东风县长,恰逢其时站出来“打个圆场”。

“既然老王他们请了骆先生吃了西红柿,我看我们不如就请大家吃西瓜。”

说话有时候就需要技巧。

这话要是别说,给的感觉就是准备白嫖,在家的场子请家吃自己种的西瓜,怎么想都感觉有点别扭。

但这话由张东风说,就不一样了。

在场的体制内的谁不知道,骆涛和张东风是一家,都算作市一把手,再大了说是徐家一系的

一家吃几个西瓜算什么。

其实大家都在“玩”,说了这些话真的就是为了几个西瓜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