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6章舌尖上的中国,乡味永不退色(2/3)
骆涛对他这般态度也不以为然,笑了笑把准备的视频带子收了回来。
心里高兴他们能提前做了准备,这说明他们是真的把这事当做一回事儿。
“看来你们这是有备而来啊,……既然你们对这类纪录片有过了解,那再好不过了。”
骆涛走到书架上拿了十几本书,放在书案上。
这一下子就把两给震撼到了,什么川菜大全,京菜百科,八大菜系全要一系列关于美食的书籍。
吴天明看到这多美食书籍,咋舌不已,走起来书案边,一本一本翻着看书名,“我说老骆,你这是什么意思?你不会要把我们俩培养成厨子给你打工吧。
好家伙,还真全八大菜系。”
骆涛毫不留的怼了回去,非常嫌弃道:“老吴您也太给你们脸上贴金了,当厨子也得是从打杂开始,那有那么容易上来就给你们看菜谱。
这啊你们还真的要看看,不要求你们看完之后会做,多少要知道八大菜系的区别,别到拍的时候两眼一抹黑。
这是你们的拍摄前的第一个任务,这不是我要求的,是几位老先生要求的。”
一听到老先生们的要求,吴天明还在犯难,张一谋那是一点不含糊。
这个年代的对知识份子都特别的崇敬,张一谋也不例外,他也很崇拜那些有学问的
。
一边翻看手里的书籍,一边回应骆涛:“那是要看……”
说着他就敏锐地感觉有双不善的眼睛在死死地盯着他。
他赶紧合上书本,带着憨厚的微笑抬对吴天明说:“
儿,您说呢?”
吴天明就盯着他看,也不说话,摆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骆涛也不说话,就在一旁看着他们爷俩斗法。
心想你吴天明很不老实啊!
自从《红高粱》得了金熊奖,他的心思就活泛了起来,一门心思想着趁热打铁也要拍一部。
得奖回国都没敢在京多停留就返回了西影厂,他就是怕在京待久了,等骆涛有了时间,逮住他不放他回去。
他回到西影厂,骆涛知道后就给他打了好几个电话催他来京。
磨磨蹭蹭了一个星期才姗姗来京。
一来是没找到好的剧本。
二来是骆涛从老谋子那里知道了他的心思后,就给他打电话威胁道:今年你不给我拍出一部经典的美食纪录片,想去拍电影门儿都没有。
另外骆涛还花钱买通了西影厂除了他吴天明之外,所有管事的领导。
骆涛以朱霖的名义又向西影厂捐赠了五十万元,加上之前的捐赠达到了一百多万元,成立了中国青年导演基金会,旨在扶持培养国内的青年导演。
西影厂的领导们也是非常明事理,直接给他批了一年的长假。
这波作,就是全面降维打击,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他也是没办法只好来京履行去年的承诺,好好践行好汉不吃眼前亏的理念。
昨儿的晚宴,他们之间都没说几句话,他实在心里委屈的不得了,说也没法说,自己也不占理。
只能怪自己友不慎,遇
不淑。
还有西陕的领导,算了,职位高得罪不起。
最生气的是厂里怎么能,说放就放
呢,一点都没把他这个厂长放在眼里。
心里就是有再再多的委屈,现在都无事于补。
好在西影厂还有一个中国青年导演基金会能抚平他受伤的心灵。
吴天明一直以来做梦都想让西影厂能坐到国内电影圈第一椅上。
为了这事他这是可以做出让步的,骆涛也是看准了这一点,才选择对症下药。
可……现在又要他这个堂堂的电影界的大导演去琢磨菜谱,那就必须要有点绪。
但一想到身在别的屋檐下,又不得不低
。
“哦,那要是老先生们的意见,咱看行。”
他自己给自己找了一个台阶下。
骆涛瞜了他一眼,心想这么说大家还是好朋友嘛。
骆涛笑呵呵的对张一谋说:“我就说天明导演是咱国内最敬业的导演,做事一点都不会马虎,光这一点够你学习的。”
老谋子悟特别的,立马领悟到了骆涛的意思,无缝加
到了抬花花轿子的队伍。
“您说的对,儿常跟我们说拍电影一定要一心一意,不能胡思
想,更不能半途而废,以前不怎么懂,现在我是真的悟了。”
吴天明那张本就黝黑的脸,听骆涛和老谋子一唱一和的,脸更黑了,他不好意思说骆涛,只能逮着老谋子发火。
“你悟个,别以为拍了一部电影,到国外拿了个奖就了不起了,我……你给记住了你是西影厂的
,咱是一
的。”
骆涛此时见吴天明生气,他内心反倒格外的高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