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相聚(1/2)
春山将藏经纸取来拿给杨五。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杨五年年都要抄写佛经,她练就一手的好字,落在经卷上尤其好看。
春山低声道:“再往后可能还要贵,快要过年了,正是寺里香火旺的时候,而且今年建国寺的藏经纸与往年不同,颜色更鲜艳,不滞笔、不拒墨,字写上去更加饱满好看,要不然您试试?”
杨五听得这话顿时来了神,立即吩咐春山磨墨,当落下第一个字的时候,杨五眼睛一亮,果然与往常不同,笔尖触在纸笺上,感觉不到半点生涩。
“快点,”杨五道,“将经书拿来,我要快些写,争取一份送给皇后娘娘。”
就算娘娘现在不愿意见她,她也总能想到法子,上下打点送宫中。
杨五一抄就是一个时辰,看着自己的写过的字,露出满意的神:“你说这藏经纸是哪里来的?”
春山道:“不知晓呢,建国寺那边只说是自己做的,或许真是这样,每张纸笺上都有建国寺的印章。”
杨五珍惜地摸着藏经纸,可惜她手里没有银钱了,若非之前徐元裕偷偷送来些银子,恐怕现在连几张纸都买不起。
她何曾受过这样的苦?她记事开始,父亲就已经被赏了宅子,在京中安安稳稳地领月俸过子了,宫中有宴席经常会唤父亲前去,如今却要寄希望于这佛经。
……
杨家村的马车一路前行,虽然路途远,大家又急着赶时间,不免奔波,但大家一点不觉得疲累。
这一路看下来,走过许多州、府、村子,还特意路过邢州货栈,新奇的东西太多了。
“越往南走越好,”黑蛋道,“比咱们镇州还要好。”
高氏看了黑蛋一眼:“当然比镇州好了,咱们不是刚刚才打完仗不久吗?要知道这边……”
高氏话还没说完,黑蛋就急着道:“用不了两年,咱们也一样好,也有这样的市集,大家也都穿新衣服,娘也能戴上那金簪子。”
高氏可不敢想金簪子,能戴个银的她就乐开花了。
陈老太太看着笑不拢嘴的高氏:“偷偷笑什么呢?”
“没有,没有,”高氏拉着陈老太太的手臂,“就算有金簪子,也是大娘您先戴。”
陈老太太道:“我可不稀罕那个,恁多好东西,为啥要戴在上?不怕压得
抬不起来?”还是绑在腰间妥当,沉甸甸的多实诚。
“对,”高氏道,“咱不要金的,有那银钱还不如多做点纺车。”
陈老太太的手从腰间挪开,唉,没救了,一个个跟辰丫学的,就想着怎么把银钱花出去。
马车一路到了客栈。
陈老太太下车一看:“天还没黑呢,怎么就不赶路了?”
朝廷跟车的小内侍,气喘吁吁地从马背上溜下来:“老太太,今年走得快了,这客栈是昨就定好的,您先进去歇一歇,再有两
就能到京里了。”
陈老太太点点:“劳烦内官大
了。”
小内侍看着陈家村的进了客栈,长长的吁了一
气,原以为陈老太太年纪大了,他们这一路少不了要照应,没想到老太太看着佝偻,
却
神得很,陈家村那些半大小子,
力十足,有的
脆不坐车,一路跟着跑,跑得一点不比马车慢。
护卫的殿前司众本就没少了
练,这些当然不在话下。
真是苦了他们几个内侍和文官,简直就像是赶着押运粮似的,怪不得陈家村的
能将军备送去八州。
“饭菜都备好了?”内侍问随行的军。
军道:“备好了,公公放心,定然能让
吃好。”
小内侍这下放心了,从陈家村出来之前谢大老爷就说了,沿途饭食不必准备的太好,但他嘴上应承,还得尽心尽力地去办,
致的饭菜,盘盘碗碗摆了一大桌子,可毕竟量不多。半夜里他就看到陈家村的
出来烤饼吃,陈家村
的话是,菜好吃但是不顶饿。
接下来,他也就明白该怎么做了,不过谢大老爷和谢大小姐也没用他们太心,总是提前一步到前面去安排。
陈家村这伙可是真能吃啊,一个半大小子能吃三碗饭。
赏赐的锦缎他们也不用,赶路还穿旧衣裳,每做了两套粗布的新衣留着准备进京时换。
小内侍亲眼看到陈老太太穿磨薄了底的旧鞋,那鞋眼见就要坏了,老太太说啥也不肯换下来,还说:等穿穿才丢掉,赶路风尘仆仆能穿出什么好来,再说旧鞋才舒服。
总之这些,真的与那些村民没什么不同,小内侍都要怀疑,广阳王郡主真是陈家村的
救出来的,郡主真的将陈老太太当做亲娘?就这样窝在陈家村里好几年,嫁给了一个无官无职的谢绍元?
那位谢大小姐也没半点闺中眷的模样,在外抛
露面,还去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