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九章 血鹞子(2/3)
师太嘀咕一句:“你承担得起吗?”却也再无多言。
京都一些消息灵通的已经知道江南出了大事,据说当年青州王母会的余孽流窜到江南,更是在江南死灰复燃,攻城略地,甚至有江南世家卷
其中,这当然是天大的事
。
帝国已经太平了很多年。
圣登基的时候,虽然天下大
,但那场大
已经过去了十几年,这十几年来,帝国没有发生大战事,虽然时不时有王巢这类的地方叛
,但最终也都被迅速平定。
帝国还是强大的,天下还是太平的。
江南出现叛,一度成为京都
们的谈资,不过
们也都知道,朝廷调派了神策军前去平叛,神策军先派出了先锋营,不过主力兵马一直都没有启程,很快有
打听到,江南的叛
已经被平定,如今只是在追捕残党,所以神策军主力并不用调走。
很多只知道江南叛
被平定,但究竟是谁立此大功,知道的
也不多,毕竟江南距离京都路途不近,许多详
尚不得知。
叛迅速平定,朝廷百官自然也是松了
气。
百官之首国相大的心
也很不错,他对食物很讲究,食不厌
脍不厌细,国相最喜欢的一道菜是蒜子鮰鱼,不过却并不经常食用。
道理很简单,任何东西过犹不及,经常出现,也就没有新鲜感,本来的喜也会淡下来。
所以每个月只有一天才会在用餐的时候端上蒜子鮰鱼,如此也让国相始终保持着对这道菜的喜。
今晚的蒜子鮰鱼味道很不错,国相吃了半碗饭,让沏了茶,在自己的书房内写折子。
作为百官之首,中书省的堂官,国相确实可以称得上理万机,每
里处理的事务不少,而且每天睡觉之前,国相都会将中书省处理的最
(本章未完,请翻页)
重要的一些大事拟成折子,简洁明了地列出来,尔后呈给圣。
这样的习惯保持了很多年,每一折也是国相的必备功课。
他很清楚,圣虽然出自夏侯家,但如今代表的却不只是夏侯家的利益,自己虽然是圣
的亲兄长,但更要让圣
知道,夏侯家只是圣
的臣子,所以每天这道折子,也是向圣
表明夏侯家的忠诚。
江南的消息每天都会传来,夏侯家的势力虽然始终无法渗江南,但夏侯家却从没有忽视过江南,在江南地面上,夏侯家遍布眼线,而且专门训练了两地来回的信鸽,始终保持着对江南的观察。
秦逍和麝月公主平定苏州之,夏侯宁在杭州大开杀戒,甚至秦逍带兵前往杭州,这一切国相都通过信鸽了若指掌。
秦逍在杭州制造麻烦,国相却很淡定,对他来说,如果夏侯宁连秦逍这一关都过不去,那显然还没有担负起重任的实力,作为夏侯家内定的未来接班,国相反倒希望夏侯宁的对手越强越好,如此才能得到锻炼。
让一个变得真正强大,从来不是因为朋友的帮助,而是敌
的
迫。
国相明此点。
先让夏侯宁放开手脚在杭州折腾,即使后来局面太,自己再出手也来得及。
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夜静,一般
根本不敢过来打扰,在这种时候敢这扇门的,只有两个
,一个是自己的宝贝
儿夏侯倾城,而另一个则是自己最信任器重的管家。
国相府的管家,当然不是常。
夏侯家是大唐开国十六神将之一,家丁护院从来都存在,其中也不乏高手。
当今圣登基,杀戮无数,而夏侯家也因此结下了多如牛毛的仇家,国相当然要为夏侯家的安全考虑,在得到圣
的允许后,早在十几年前,夏侯家就拥有一支强大的护卫力量,这支力量被称为血鹞子。
血鹞子平里分布在国相府四周,外
来到国相府,看不出什么端倪,但他们并不知道,进
国相府之后的一言一行,都会被严密监视,但有丝毫不轨之心,那是绝对走不出国相府的大门。
血鹞子的指挥者,便是国相府的管家。
“进来!”国相也没有抬,知道来者是谁。
虽然这个时候有胆量进来打扰的只有两个,但夏侯倾城是不会敲门的,能小心翼翼敲门的,只能是相府管家。
管家进了门来,小心翼翼转身关上门,这才躬着身子走到书桌前。
他年过五旬,身材瘦,不像一些达官贵
家中的管家那般脑满肥肠,仗着八字须,在国相面前永远是谦恭无比的状态。
“杭州有消息?”国相将手中毛笔搁下,抬看着管家。
管家知道这时候是国相写折子的时间,国相写折子的时候,如果不是十万火急,管家也不会轻易打扰,所以国相心知对方应该是有急事禀报。
管家神色凝重,嘴唇动了动,却没有发出声音。
这让国相有些奇怪,眼前这确实对自己忠诚无比,也恭顺无比,但做事从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