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四章 《钢的琴》首映(2/3)
众场,一眨眼的工夫,影厅里就坐的满满当当,张蒙和周舒豪俩家伙是又紧张又惊喜。迪特老爷子既然来了,自然要捧场捧到底,电影放映之前,还专门上台说了几句热
洋溢的话。
然后灯光暗去,大银幕一亮,《钢的琴》的首映正式开始。
伴随着俄罗斯民歌《三套车》悠远的音乐响起,远处三个巨大的冷却塔正在向灰蒙蒙的天空释放着白色的蒸汽。
随着镜慢慢拉近,就见围墙外、细雨中,裹着黑色垃圾袋的
台班子乐队正在演奏,站在前
的拉着手风琴的贺新显得格外认真。
观众一看,有点明白这大概讲的是一个根乐队的故事,要知道从
根到明星,类似这种桥段是西方
最喜欢看的。
前奏过后,歌声响起,中音美声唱法,只闻其声不见其
,尽管歌词是中文的,但还是有懂行的观众一听,微微皱起眉
,似乎这歌声唱的并不怎么样。
镜缓缓平移,撑着雨伞,披在大衣,穿着一件廉价演出服的程好正在
演唱,刚刚要到歌曲的高
部分,画外音传来:“停!停!”
歌声戛然而止,刚刚还颇有根艺术范拉着手风琴的贺新点
哈腰,满满的卑微。
“怎么的,哥!怎么的?”
“这曲子听着太痛苦了!”
“那不行,那老听这曲子步伐得多沉重啊!”
“啊?是是是……”
银幕上的贺新点哈腰的应着,但他还想分辩几句。
但旁边正帮他撑着伞的程好拉了他一把,冲着画外脆的喊道:“行行行,知道啦!”
又跟贺新道:“那啥,叫老加快步伐吧!”
“走这么快嘛呀?”
“你管她去哪儿呢!”
贺新只得回冲着自己的小乐队喊道:“来,咱来个步步高啊,降b啊!”
“一二三,走!”
独特的广东民乐《步步高》的旋律响起,曲如其名,旋律轻快激昂,层层递增,节奏明快,音叠起叠落,一张一弛,音乐富有动力,让
不由自主的摇摆。
从沉重的《三套车》到轻快的《步步高》,尽管观众对莫名其妙的画外音有些摸不着脑,但是音乐的转换以及难得一见的中国民乐让他们也跟着旋律开始轻轻摇动身体。
镜再度缓慢横移,灵棚、披麻戴孝的孝子贤孙、送葬的
群,还有那个大大的“奠”字,虽然老外们不认识那个四四方方的汉字,但并不妨碍他们都欢乐的笑起来。因为底下有一行字幕“这是一个传统的中国葬礼!”
“哇,太让惊讶了!”
“当然,一开始我还以为是一个露天演唱会呢!”
“难道这就是一部音乐喜剧?”
“这个长镜太漂亮了,充满了惊喜和意外!”
观众们窃窃私语,在电影节混的观众大都都是懂行的,长达六七分钟的影片开,就是一个一镜到底的长镜
。而且远景、中景、特写和横移的变化都非常出色。
镜一闪,跳跃到了另一个空旷的场地,这是一个仰拍的镜
。一男一
,落魄和名贵。与之对应的景
处,
败的屋檐和严密结实的屋檐。
“离婚,就是相互成全,你放我一马,我放你一马的事!”
“我同意!”
“同意就好!”
“家里冰箱、彩电、洗衣机,你看着搬吧!”
“我什么都不要。小元我要带走。”
“什么?小元你带走?”
“陈桂林,我告诉你,孩子跟你是不会幸福的!”
“你少拿幸福吓唬我,小元很幸福!”
……
随着两个的对话,观众看明白了,这一男一
要离婚,涉及财产分割还有孩子的抚养权,矛盾焦点显然双方都要正孩子的抚养权。
银幕上随着剧的发展,观众们终于发觉受骗上当了,这根本不是一部什么音乐题材的电影,而是一个穷困潦倒失业的父亲,为了能够争取到
儿的抚养权,用工厂废弃的钢铁为
儿铸造了一架饱含父
的“钢的琴”的故事。
工厂里的钢琴,真的是在工厂里用钢做一架钢琴。
不过影片的视角独特,幽默诙谐。尤其是贺新在片中用他不留痕迹的表演风格完完整整地塑造了一个真实而特别的父亲形象,他带有超越常规的黑色幽默的表演,让整个影片拥有温暖的质感。
失业对于西方来说也是感同身受的,但电影中贺新饰演陈桂林用他充满小
物的生存智慧和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将平凡无奇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充满快乐与激
。当看到陈桂林与
儿在一起,与众工友在工厂里热火朝天的铸造钢琴的时候,可以让
看到生活艰辛以外的温暖质感,同时又清新、生机盎然。
同时电影中那些苏联老歌,同样引起了不少观众的共鸣,别忘了这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