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七章 沉默的楼导(2/2)
毕业生和全国各地的农民工纷纷涌向大城市,是何等的相似。
那个时候大学生是金贵的,比现在的博士还要罕见。每天西装革履,还能带着朋友下馆子看电影的司徒应该是个大学生,在洋行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不过需要常常到宁杭一带出差。
他的家庭出身有可能是小地主家庭,也有可能是小资产阶级家庭,毕竟那年能读得起书的是需要有些家底的,但不太可能是大富大贵,因为那时候也时兴留洋,大富大贵选择留洋的比较多。
贺新判断司徒应该很有可能是小资产阶级家庭出身,因为毛爷爷说过小资产阶级都是软弱的。
司徒有个朋友叫汤伊玲,是电话公司的接线员。那个时代的接线员或者医院的护士,那都是白领中的白领。伊玲一个
住,还有一间不错的带抽水马桶和浴缸的公寓,从而判定她应该是来自于苏南一个富裕的家庭。
那个时代,相比杭州、宁波,苏常锡一带的民风还要更加开放一点,伊玲应该是读过校,然后留在盛海工作。
司徒和伊玲都喜欢看电影,可能是在电影院认识的,当然也有可能是通过朋友的介绍,总之这对年轻沉浸在美好的
中。
伊玲喜欢听音乐,喜欢跳舞,比司徒更加大胆主动。一天晚上两看完电影,天降大雨,在伊玲的公寓里,两
含
脉脉,司徒想走,伊玲把他留下来,打开留声机,两
在昏暗的灯光下翩翩起舞……
贺新感觉剧本中这一段写的特别好,看了感觉特别漫,特别美好!
也正是因为这种漫和美好,才造就了司徒后来目睹伊玲被
枪打死后的痛苦。
司徒和伊玲都是那个大时代下的小物,他们跟那个时代绝大部分的普通
一样,对纷
的时局并不关心,坐在电车上对游行的
群视若无睹,只是在经过打砸抢烧的现场,才会感到害怕。
毕竟只有脑简单的学生才会最容易
脑发热,最容易被煽动,当然还有那些具有坚定信仰的地下抵抗组织。而对于他们普通
来说,有时候
才是最重要的。
就是因为下火车的时候拿错一个包,司徒被裹挟进了一件出乎他认知的事件中,他亲眼看见朋友的惨死,面临军警和
本
的双重围捕。
抵抗组织在得到东西,又确定他只是个路之后,又轻易地抛弃了他,以至于他落到了
本
的手中,惨遭酷刑。
在这种况下,大概除了那些有坚定信仰和坚定立场的
,一个慌
的,不知所措的普通
是很容易屈服的,司徒被迫充当了
本
的眼线,成了一名可耻的叛徒。
在剧本中有一段是写司徒被本
释放后,来到伊玲的公寓,坐在抽水马桶上,他把枪
对准自己的胸膛,企图自杀,但此时恰好遇上因误杀伊玲而始终内疚的丁慧上门,打断了他。
贺新估计那时候司徒应该没有勇气自杀,自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后丁慧把他带回来家,后来司徒参加了地下抵抗组织,成了一名
本
的卧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