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改变的历史(1/2)
时光匆匆,转眼就到了永乐十三年五月。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白天在前一年的冬天,开始研究火枪。
煫发枪的研发很容易,因为钢材质量的缘故,白天制作出来的枪,不仅击的
度和距离表现很优越,而且在威力上,也比前世历史上,10年后意大利
发明的燧发枪大很多。
他直接把燧发枪的威力点到了最高。
至于火绳枪,白天根本没想过要制作,在他的记忆中,这东西应该已经有造出来了。
火器不同于应用科技,它最大的用处,在于能够进行力压制。
所以白天给到朱棣的成果,就是随手做的几管大炮,并且向朱棣表示,武器制造他不擅长。
朱棣看了大炮的威力,也是无语,这是不擅长?
他只认为白天只是孩子心,不想接触那些战争的东西,也就没对白天有过多要求,还琢磨着等下次北征,可以带白天去见见世面。
不说朱棣是怎么想的,反正白天是很没有安全感。
海上的霸权不是蒸汽船就能办到的,具备对对方船体的远程火力压制是必不可少的,所以白天将火炮给了朱棣,朱棣则欣然接受。
白天的努力不是没有效果的。
可就在前几天,宋礼督治黄河后还京师,奏言:海运所经历的风险很大,每年都有船只损坏而沉没。有司修补又迫于期限,只得增加科敛,成为百姓的负担,而且船只也不坚固。
要是没有白天提前拿出的,具有高运力高速度的蒸汽船,以及海外财富的掠夺计划。
朱棣也顶不住这么大的压力。
当时白天的修路已经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而巡海的宋礼不清楚朝内的博弈,被沿海的地主和官员们一撺掇,就上了这个帖子。
税改和全面开海影响最大的是谁的利益?是沿海那些本来就在走私的地主们。
朝臣们接受了朱棣的要求,以工代役和全面来海为筹码,换取税率的改革。
朱棣以后将逐渐取消徭役,用招标的形式来参与国家建设,这对于手上握有大量资源的朝臣来说,是有极大的利益可以攫取的。
偶尔有几个忠君国的,在朝会的时候差点没直接撞柱子。朱棣也容忍了这些
的冒犯。
若是没有白天出的这些东西,朱棣也没胆子做这么大的决定。
朝廷的财政每况愈下,每年都是支出变多,收变少,不得以只能在百姓身上找钱花,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饮鸩止渴,但是谁也提不出想法改变这个现状。
而白天的想法给了朝廷一个新出路,他向朱棣做了承诺,等税改落实,他来负责海贸,若是年低于百万两,他提
来见。
百万两相当于国朝半年的收了,若是有了这笔钱,哪怕国朝所有的基础建设都用招标的形式,也能支持下去。
所以朱棣选择搏一把,朝臣们得了好处,也决定搏一把。
本来海贸就不是很兴盛,三十税一的税率,都有不少海边的本土豪强去走私,国朝赚不到什么钱,官员们大多也分不到什么利益,皇帝愿意拿海贸开刀,他们也乐得看热闹。
沿海的家族们自然是不的,开了海贸,还要打造海军,影响最大的就是他们了,不能走私,生意也不是独家生意了,这么大的家族怎么支撑?
所以宋礼就成了他们试探朝廷的探路石。
朝廷若是态度不坚决,他们就发动资源,促使全面禁海,若是朝廷态度坚决,就先蛰伏一下,等到时候再找办法。
在原本的历史中,这些的计划成功了,宋礼上奏之后,朱棣禁了海,还开了漕运,大批
受益,除了朝廷,
都赚的盆满钵满。
可惜,这一世,白天遇到朱瞻基之后,选择帮助这个国家,于是在一年前拿出了能改变朱棣看法的东西,历史就第一次发生了改变。
白天得知消息之后,很是感慨,这个国家,与其说是死于什么党争外侮,还不如说是死在了所有手上。
他们在两百多年的历史中,每个都去吸这个朝廷的血,商
去吸,地主去吸,官员也去吸,甚至皇家自家的亲戚也去吸。
你一我一
,再强大的国家,也经不住这么折腾。
【这是改变这个国家的第一步。】
白天心里默念。
改变可不容易,白天为了改变一个禁海的决定,拿出的东西差不多都能让那个不落帝国提前三四百年就开始他的全球统治。
而在大明,仅仅只是绝了一群吸血鬼的念罢了。
白天想到这些,长舒了一气。
他觉得他可太难了,幸好现在不需要付给那些地主老财们修路的工程款,否则他指不定现在已经想出什么伤天害理的办法来搞钱了。
倒不是地主们宽宏大量,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