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水泥推动改革(1/2)
“这水泥对国有大用,仅凭此物,若能推广到全国,其功绩就不下隋炀了。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朱瞻基感慨,没想到一个多月前才承诺白天要一同缔造千户长存的大明,他这就搞出来好东西了。
“此物若是不贵,可尽快向国内推广?”
白天满含意的看了朱瞻基一眼,道:“殿下果真要现在就推广水泥?此物制作不难,材料也随处可得,推广起来若是不计较财力,四五年便可覆盖主要的官道了。
但若如今推广的话,这功绩,就是要算在永乐大帝上了。”
白团长这话有些诛心,不过却是事实,水泥道一旦覆盖到整个国内,中央的统治力无疑会大很多。
按照大明如今的国力来看,必然是可以继续开疆拓土的,这份功绩,任谁都无法拒绝。
朱瞻基倒是没想到这一点,不过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就这么做吧,我相信自己,也相信你的能力,后我们未必做不到更好。”
白团长一听,对朱瞻基倒是有些欣赏了,本来接近他,主要还是为了自己的计划能顺利的实施,朱瞻基此时的态度让白天开始有点认可眼前这个少年了。
“好,此事不难,稍后我就把水泥的配方和使用调配的方法给到殿下,不过臣有个要求。
臣希望,此事殿下能争取到主导权,工程的具体实施由殿下全权负责,臣来佐贰。”
“准了。”
朱瞻基猜测白天应该是有什么想法,他看白天也不像是一般十二三岁的二世祖那么跳脱,就应下了白天的请求。
“殿下不想听听臣的想法?”白天看朱瞻基没有问他的意思,反而有些忍不住想讲讲了。
“不需要,我相信你能办好,”朱瞻基但是不上套。
“臣还是和殿下说说吧,可能会违祖制,殿下会承受很大的压力的,等我说完殿下再决定也不迟。”
“那你讲讲看。”听到会违反祖制,朱瞻基有点不淡定了。
朝堂上那群文官可都是不要命的主,朱棣想改几个律法,一群哭着喊着不能改祖制,一个个都不怕死的。
“是这样的,臣想用承包的方法将道路的修建承包出去,这样可以减少很多百姓的负担。”
“那不是会占用许多的国帑?”朱瞻基有些不满白天的提议。
“其实并不会很多。”白天解释道。
“我们掌握了最根本的技术,就是水泥的配方,我们可以让各地的豪商地主主动投标,承包道路的建设。
投标之前,明码标价出水泥的价格。投标时,让这些豪商不仅要在标书内说明承包道路建设的价格,还要让投标的商们自己决定愿意为承包付出多高的税款。
虽然有违祖制,但是若是能在商税上撬开一个子,
后也就有了改革商税的理由了。”
“可是,商们可会答应?”朱瞻基不大认可这个方案的可行
。
“应该会,因为我们把每个地方的官道,都会承包给当地的豪商地主,若是他们不愿意,在民间的名声也就臭了,名声差的家族,以后还是不要做官的好。”
白天的考虑还是以威胁为主,顺带也能让他们赚点钱。
现在白天已经成功把朱瞻基的目光从建道路会花钱,转到了商税改革的契机了。
“若是所有投标都把商税订到了祖制上呢?”朱瞻基就像十万个为什么一样继续问白叮当。
“若真是这么做了,我相信陛下不会姑息这群,而且,我们可以和他们做一定的利益
换。
比如说,说服陛下不禁私商海贸。”
“这能行?”
“能行,你给陛下算笔账就好,这几年郑和带回来的东西,既没有进国库,也没有分润给朝臣们,所以大家才会对下西洋格外的抗拒,所以这第一点好处,就是能让阻止陛下下西洋的声音变小。
用彻底开海来换取国家商税的改革,所有来分润一下海贸这杯羹,前宋就靠着海贸,就能比如今我大明的国税还要多,可见这海贸的利润丰厚,我相信那些商
们不会太抗拒的。
彻底开海,只要在固定的地点设置专门的港,其他海岸线让水军们时常巡逻,禁止走私,再加上商税的改革,我预计,起码能让国家的税收一年多个百万两不成问题。”
帝国未来继承,十万个为什么朱,已经被白叮当的一二三说蒙了,一百万两,这什么概念,国朝四分之一的税收了。
“可当真有这么多税收?”
朱瞻基还是有点不敢信,这时候的太孙比一个普通听到这个数字好不到哪里去。
“我估计还不止,海外的好东西太多了,光说东瀛那边,银矿比咱大明的加起来都多,再往南走,传说中还有一个香料群岛,岛上的香料比大明的野还不值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