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先锋(1/2)
李渊在发布檄文后,房玄龄就想启程北上了。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但是,那时候李渊发布檄文,是让地方官府表态支持,他作为现任地方官,离开职守只怕会引起李渊的不快。
房玄龄忍下了。
并且自己分析了如今天下各路义军的大体
况,越发坚定李渊将是取而代之的明主。
只不过,房玄龄太注重于谋了,不善于断,也就是在做决断时,不太果决。
就比如李渊起事,他想过北上,同样也想过在李渊大军的必经之路上投奔。
若不是盗匪洗劫,他觉得带着隰县的储备粮
投奔,是最合适不过了。
结果,一直没有动身。
直到听说李渊大军在霍邑受阻,房玄龄才下了决心,出发了。
大雨留
,又是山路。十多天以后,他才到了霍邑。这时候的霍邑那还有大战的一点迹象?
房玄龄抵达霍邑,已经是李渊打下霍邑的第五天了。
这时候的李渊,正在霍邑接收河东的各路义军。
房玄龄沿途的听闻,以及到了霍邑的见闻,越发坚定李渊会是一代明主。
看了看感觉军纪严明的守城军卒,房玄龄整了整衣装,大步向城内走去。
许央这时候正陪着李世民从城
上下来,两
说说笑笑的,刚接过亲卫递过来的马缰绳,许央无意中就瞥见了房玄龄。
嘿嘿,想来这房乔应该是来投奔的。
“怎么了?”
李世民疑惑的看着许央又把缰绳丢给了许田,顺着许央视线看过去。
“二哥,今
小弟也为你纳个贤,清河房氏房乔房玄龄。”
许央拉着李世民,施施然向房玄龄走去。
“房兄,久违了。”
“你是······许小郎君?你这是?”
“小弟现在跟随唐公二公子李世民,在二郎麾下谋了差事。不知房兄这是······”
房玄龄这时候才仔细端详一身盔甲的许央,重点注意到脖颈上的白丝巾。身边的那
,更是气度不凡。
“不瞒小郎君,初闻唐公起事,房谋有意北上,房乔是为现职,只能是暂时搁置。再闻唐公会是南下,与霍邑停留,这才急急赶来,没想到还是耽误了大事。”
这时候,许央却看向李世民:这是野菜,是不是往篮子里搂,就看你的了。
见这书生真的跟许央是旧识,李世民就留心了。至于清河房氏,还真不是什么大门阀。这时候李世民心中的世家,除了关陇集团,就是那些真正几百上千年一直不曾衰落的世家了。
不管是山东,还是江南,这些门阀士族都源自那些世家。
不过,能让许央这样看重,还郑重其事的介绍,应该不是一般
物。别看许央看上去平和,能如他眼的真不多。
“某李世民,见过房兄。”
李世民存了结
之心,姿态放得很低。
“唐公二子李世民?房乔见过李公子!折煞房乔了,不敢受李公子如此大礼。”
房玄龄是真心的。李世民的名
他是很早就听说了。
“二哥,房兄,这是在大街上,咱们还是回府吧。”
李世民并没有就这样应了许央,而是转
看向房玄龄:“房兄,许央就是这
子。若房兄有要事,就不打扰房兄了。”
“二郎,请允许房乔也这样称呼。房乔从隰县冒雨前来,就是来投奔唐公的,若二郎不嫌弃,房乔叨扰不知可否?”
许央虽然是为了营造一些气氛,也确实是不喜欢这种没完没了的寒暄。记得他刚跟李世民见面时,也没有这么多的寒暄话。
不一样。现在李渊在霍邑停留,目的很清楚,就是招揽河东的
杰。房玄龄也是冲着这点来的。自己这样截胡,父亲那边还好说,若是房玄龄有了不快,留在身边也没意义。
有了房玄龄这句话,李世民才恢复了热
,恢复了自来熟的无赖样,几乎就跟房玄龄是多年好友一样,揽着房玄龄的肩膀,让亲卫让出一匹战马来,招呼着房玄龄前往自己的临时府邸。
据史书记载,李世民是在李建成有了谋杀他的计划后,李世民才奋起反击的。事实上······这时候,许央已经感觉到了李世民心中的芥蒂。
李渊在霍邑,大搞接纳和封赏,而这所有的事务,都是带着李建成的。而那些李建成介绍而来的义军统领,李渊丢出去的封赏那叫一个大方。
从某个角度看,李渊的做法并没有错。这是在千金市马骨,是在做给天下英雄看。
截止目前,李世民和李建成在指挥作战,所立战功上,并没有多到差别。而李建成有嫡长子这个名
。
再者说,当初李渊让兄弟三
各自招揽
杰,李世民是留在太原的,而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