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狭路相逢(1/2)
文瑄的话一点没错,其他地方上的红巾军姑且不论,可颍州出身的红巾军哪一个不是对明王的名号佩服得五体投地?
如今明王虽死,他们无从报恩,可明王的亲妹妹明教圣就在不远的徐州城内啊!
她如今有难,自己怎能袖手旁观?不过是一颗脑袋罢了,只要能对得起明教,没有辜负明王的恩,那就算死了不也是去莲花之境逍遥快活吗?否则知恩不报,就算侥幸逃生留了条
命,来世也定是做牛做马再受贫贱的窝囊气。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这一万虽然没有战斗经验,可都是明教最忠实的信徒,经文瑄这么一喊,瞬间都振臂高呼:“明王不死!杀进元廷走狗!”
“驰援徐州!保护圣平安!”
何为士气?那就是一支军队的战斗意志和斗争神!
这伙往好听了说是一万红巾军,从客观来说不过就是一万
壮百姓,但他们此刻想打败敌
的战斗意志和忍受几十年屈辱生活而
发出的斗争
神是任何
都比拟不了的。
当年韩山童突然惨死,明教的为什么能够在刘福通的带领下迅速起义?不是因为刘福通的领导能力优秀,而是因为韩山童本
在百姓之中的威信和名望实在太高了。
何为明王?即明教中至高无上的神灵。
百姓们视韩山童为出世的明王,这就意味着韩山童在很多的心里成为了
神支柱。
他们没有饭吃,韩山童想办法给他们吃的;他们没有衣服穿,韩山童就去想办法给他们弄来穿的;他们没有银子花,韩山童就想办法去抢元廷的钱给她们花。
可就是在百姓之中,跟活菩萨一样的这个物,就那么被元兵害死了!他的尸身都被悬挂在颍州城
晒!
这公平吗?
这不公平!
所以当出现了刘福通那样的振臂呼应时,整个颍州鲜有不支持红巾军的百姓。
此时的这一万就是当时配合刘福通等
拿下颍州的百姓中的一部分,他们身无制式盔甲,手中只有不锋利的农具,让他们打一场
数占优的遭遇战他们都会狼狈不堪,但是一旦他们找到了赖以为生的信念,就立刻会
发出极为坚定的战斗意志。
明王死了,那就保护圣!
“跟他们拼了!”
“冲!”
“这群充当元廷的走狗,那不是与畜生毫无两样?该杀!”
文瑄愣住了,他自在覆船山醒来时起,就都对明教不甚认可,从骨子里认为他们是为了造反才四处拉拢百姓。
知道今天他才明白,原来不是明教拉拢百姓,而是民心如此。
百姓要的是什么?朝廷减免赋税?祈祷没有灾祸发生?
其实都不是,大家要得到的不过是最起码的尊重和稍微公平一些的对待。
他们想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而不是一个被扣上耻辱称谓的“南
”。
他们实在被元廷压榨得太惨了……
文瑄舔了舔嘴唇,因为他也不由得兴奋了起来,低看了看手中的宝匕:“看来今
你免不得要沾些血了。”
红巾军阵中发出的阵阵呼声早就引起了李察罕的注意,他在收到了李思齐的传信之后第一时间率兵赶到了此处,战局了从颍州到徐州的最后一个必经之路,
李察罕冷笑了一声,知道这是红巾军即将开始进攻的立刻命令手下做好迎敌的准备,自己也亲自提枪上阵。
李察罕谙领兵之道,知道这场战役的关键就在于自己能否亲自带
顶住红巾军士气最为高昂的首
进攻。
红巾军没有骑兵,除了文瑄调拨出去负责掩护沐冲的一千手之外,剩余的近万步卒直接发起了全军冲锋。
文瑄也看明白了,既然我不晓得领兵之道,那就以打
,让手下士兵各自为战。
文瑄的无奈之举的确给李察罕造成了不小的困扰,他本打算第一波作战以骑兵冲溃敌军阵型,却没想到对方根本连个像样的战阵都没有,直接一窝蜂冲了过来。
在这样的场面下骑兵就显得有些肋,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拉扯,很有可能发起一
冲击之后就被淹没在了
之中。
李察罕想清楚之后立刻让骑兵调转马撤了回去,让步卒上前抵挡,同时令后方弓箭手开始第一
抛
。
红巾军连武器都配备不全,哪有可以用来抵挡的盾牌?
漫天箭雨洒下,瞬间便可带走上百条命,有的红巾军
脆把心一横扛起身旁战友的尸体挡在
上充当
盾。
李察罕飞速地下达一道又一道命令:“快!将你们箭袋里的箭矢都给我
光!”
“步卒撑盾把给我顶住!”
“你们还愣着嘛?准备绕到他们侧翼骚扰!不能让他们冲锋得这样舒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