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四章 另起炉灶办新学(1/2)
“仲贤休得过谦,你怎么能算是无知老妪呢?”
“公子,我可没过谦。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对这样的学问,我和那些孩童又有什么区别呢?若仅以这样的学问来看,我就是无知老妪。”
康不怠也没觉得这个类比是对自己的侮辱,跟着刘钰久了,方知天下原来还有那么多闻所未闻的学问。
很多学问他真的从未听过,但并不妨碍他能理解。无非就是几个新词,在脑海中可以脑补出世界本源的模样。
康不怠风近老庄,对于这样的世界本源,很亲近,并不排斥。
谈笑过之后,刘钰把门关上,屏退了其余
,和康不怠说起了自己的计划。
凡是计划,总有目的。
刘钰的目的很明确。
花十年乃至二十年的时间,
为创造出一个新的识字群体。
这个群体,必须要和现有的士大夫阶层是割裂的。
这个群体的经济基础,也必须要和现有的士大夫阶层的土地地主成分是割裂的。
思想观、价值观、世界观,完全都是割裂的。
要学常识、自然、数学、物理、化学这些内容,使得他们学的东西,科举用不到,完全和已有的士大夫阶层割裂开。
要有内部的晋升体系,内部消化。
包括炮兵、要塞工程师、工兵、海军这四个军种的军官;商会内的会计、内部书写员、管账;贸易公司的船长、船
;各个作坊的负责
等。
这些
的出路,一部分是当海军,一部分是进作坊做工,剩下的就是出海做贸易公司的雇员。
后作坊发展,也要有限雇佣这些
。皇帝所不能直接掌握的官职,也是以这些
优先。
这些
除了说一样的语言、一样的肤色
发之外,和旧有的识字阶层的差别,比明末时候士大夫和满清酋长的差别都要大。
之前康不怠还以为刘钰趁着灾年招收了一批孤儿,是要养死士。
那时候刘钰说他才不会养死士呢,康不怠也不知道刘钰到底要
什么。
等现在刘钰把自己的想法一说,康不怠心里顿时服了。
心道自己的格局果然差了许多,只能想到养死士这一步,却哪里想到刘钰是要搞这么大的动静?
皇帝开了个兴办实学的
子,趁着天高皇帝远,前期又极为隐秘看不出危害,这是要做好大的一件事啊。
刘钰也不藏私,很多事一个
根本做不成,康不怠既可信任,这件事还要康不怠
后主持。
大致说完了自己的想法,刘钰又说了一下三步走的计划。
第一步,招收一些略懂西学的
,主要以那些考不上武德宫,但是自小学过几何算数的
为主。
用真金白银为诱惑。
刘钰另起炉灶,写一些可以自学能看懂的书籍。
这些书籍也就是常识的水平,诸如地球是圆的,万物有引力,万物是由原子分子组成的,生物分为动物植物,伤
感染是由病菌等导致的、注音用的拼音切音等等。
刘钰出钱,让这些
自学一年,然后考试。
考试通过之后,按照一个月三两半银子的高价,聘用他们作为教书先生。
这第一批
懂的也不多,但是给小孩子启蒙应该是足够了。
至少能让孩童学会识字的时候,对这个世界有个灌输进去的理解,至于是否真的理解,那不重要,只要有个大致的概念和印象就好。
第二步,在第一批启蒙的小孩接受了这些常识知识后,通过考试,选拔出学习优秀者。
而这时候,刘钰之前趁着大灾招收的孤儿们,时间上也完成了他们的学业。
这批孤儿中的佼佼者继续
造,其余
可以直接作为教师,教授第一批普遍接受了常识教育的孩童。
教授更高一些的算数、几何、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
第三步,再从第二步中通过考试,选拔
才进
靖海宫官学。
靖海宫官学除了要开办炮兵、海军、工程学等皇帝要求的内容,还要增加会计、师范、航海等。
整个三步走,几乎完全都是从零开始。
完全走完一个周期,大约需要八年。
但是一旦这个周期走完,
后就可以源源不断地自我复制。
到时候,只要有钱,只要到处办“义学”,就会有成千上万的接受了新式教育的
。
这些
几乎没有别的出路,在科举不变的前提下,这些
几乎是社会的弃儿。
这些弃儿们有文化,但却被排斥,唯一能抱团取暖的地方,就是刘钰所在的地方。
后刘钰可能不在威海,不在刘公岛,但不论刘钰去哪,这些社会的弃儿都只能跟着刘钰。
除非……皇帝宣布,改革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