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二章 入倭(2/2)

林允文哎了一声,自去取了鞭炮之类,就在甲板上点燃。

又取来了祭四大天神之一许旌阳许真君的祭品,这许真君当年斗蛟斩蛇定风波,是故粤拜妈祖、江浙拜许真君。

祭品摆好,请许真君用了祭,跪在那冲着神像磕了几个,在神像旁捧出了罗盘,举着罗盘高声道:“许真君传授龙船会不可主风,今大吉,宜出航。”

水手们齐声喊,林允文便举着罗盘下令取针向,念着顺风相送的祷词,大船便出了港。

一路上风也是很给面子,跟着刘钰的四个年轻就像是之前在那艘探险船上时候一样,晚上看星星、白天测船速,也少和那些水手们接触。

林允文私下里还是管刘钰叫大,明面上却叫刘钰“主家”。

才不过六天时间,便让林允文转了航向,又航行了三天,有眼尖的就看到了一座大岛。

林允文举着望远镜看了半天,越看越是心惊。作为出航会背针路歌的,见多识广是必然的,更是要有超好的记忆力,看到山、看到海岸线,就能知道这大约是哪。

远处的那座大岛,怎么看怎么像是本的五岛。

五岛他是熟悉的,长崎那边有令,任何船只去长崎,只能从南边去,不能从五岛的北边去。但凡从五岛的北边去,都要被取消贸易资格,撤销贸易信物。

不过九天时间,居然能从山东航行到五岛附近?纵然顺风,这也未免太快了吧?

不用针路诀,不用记地标,就靠看星星,就能知道该何时转向?

越看越是心惊,越想越是害怕,总感觉这里面有些鬼神之说,实在是难以理解。

等再行了一阵,确认这是五岛之后,林允文赶忙跑去找了刘钰。

“主家,前面应就是五岛了。过了五岛,便有礁石,想要去长崎,就不能直航了。”

刘钰笑道:“是了,这一段你熟,自然是你全权负责。我们这办法,也就能用在大洋上,港之类的事,还得靠你。”

略微奉承了一句,林允文听着也舒服,便道:“港不难,难的是倭的盘查。凡港之船,都要有上前询问。对咱们,称之为‘唐风问’;对荷兰,则为‘兰风问’。倭什么都问,可能是锁国之后,非如此不能够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

早在几个月前,林允文就已经说过了长崎港的种种细节,刘钰也已经编造了足够的应答。

自从正德新令之后,本的锁国趋严重,但又知道必须要对外面的世界有所了解。留下了一个长崎作为外贸的窗,只允许中、荷两国贸易,每次来船都要询问一些东西。

船主又没有学过保密条例,该说的不该说的,什么都说。

搞这种刺探报的手段有一手,加上国内还有一批明末之东渡的大儒,问的问题也相当刁钻,往往可以通过一些细节就能推断出很多内容。

总的来说,本对大顺的态度是充满敌意而又小心的。

崇祯年间,闯军起义的时候,本也被各种“一揆”搞得焦烂额。在他们看来,大顺成事,就是一揆,内心对这个一揆而起的政权很是不屑。

尤其是听说大顺政权开放贸易、允许西洋传教、学习西洋学问之后,更是认为大顺是以夏变为夷,而本则是以夷变为夏,是为正统。

加之南明不断派去请援兵,再后来大顺废弃了程朱理学,一部分朱子理学的也都纷纷前往本或者朝鲜,肯定是没有半句好话。如今宋明理学在本大兴,影响颇大。

不过鉴于本特殊的环境,提倡民为贵的孟子,是不提的。同为贵族,本的同行有句业内名言:农民像芝麻,越榨越出油。

这些敌意之外,又有了前朝万历年间的教训,本对周边的这个大国又不得不小心翼翼,甚至对琉球的压榨也少了许多,让琉球做两面政权,尽可能不去招惹大顺以免出现冲突。

正因如此,倭唐风问的时候,可能会问各种奇葩的问题,从细节中推断种种。林允文的担心也在于此,担心倭问的问题太刁钻,或是出了什么漏

刘钰倒是觉得,林允文这属于是标准的做贼心虚。心中有贼,故而心虚,刘钰则是心中无贼:没错,我就非是寻常家,但我给你们带来了武、战马,你们要还是不要呢?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