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四章 威望(上)(1/3)

年回报率8%这个问题,对荷兰这边来说,倒不是大问题,甚至可以说完全能接受。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眼看欧洲的战争就结束了。安东尼等心里清楚,荷兰退出战争,英法奥西等退出战争,也就在一两年之内了。

不打仗,各国国债就不太好卖了。而且这时候也没有太好的投资方向,8%的年息,荷兰的金融资本绝对是可以接受的。而且还得是兴高采烈地接受。

只不过,这个占比例,以及荷兰商最害怕的政府监管,还是要好好谈谈的。

而且,中荷的联合贸易公司,都有什么权利呢?

除了贸易之外,除了护航的舰船之外,可以驻军吗?可以招募军队吗?可以在东南亚收税吗?甚至将来可以打到印度去收税吗?

换句话说,这个公司,到底是个什么形式的?

是英荷模式的?

还是西班牙模式的?

甚至二者都不是,而是特殊的大顺模式的?

后在监管期过去之后,大顺朝廷对这个公司的控制力会达到什么程度?

这些,都必须要问清楚,也是荷兰的商业资本最为关注的问题。

其实大顺与荷兰合作的根基,就是笼络荷兰的商业资本,为大顺在欧洲的贸易出一份力。

否则的话,其实大顺完全可以学东印度公司之前的模式:不募,只借贷。借贷能贷到5%左右的低息,

民间有句话讲,叫吃独食、拉黑屎。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荷兰就被大量的反对,就因为荷兰东印度公司也吃独食。

大顺要是吃独食,并不好。

看上去更省钱,但算下来,荷兰的商业资本反对、自己得不到利益不满、不投资就不是“自己的产业”根本不出力,长久看根本不合适。

到时候,荷兰国内绝对一大堆反对的。真要对英开战的时候,也肯定一群觉得这是大顺的事,与荷兰无关:输赢对吃利息的而言没区别,对贸易的而言区别大了。

康不怠也清楚,荷兰这边对政府监管的恐惧,尤其监管方还是大顺。

他给出必须监管的理由,也是以在商言商的角度去解释的。

“鲸侯认为,无论怎么看,荷兰的经商天赋,都是不够的。”

一句话,让在场参与谈判的荷兰摄政委员会成员、联省议会议员、前东印度公司绅士们面面相觑。

荷兰不会经商?

被称作是海上马车夫的荷兰没有经商天赋?

这不是在说笑吧?

康不怠丝毫不顾这些的面面相觑,笑道:“鲸侯说,荷兰不过是把握住了时代的,风之上,一老母猪都能飞到天上去。”

“荷兰的吝啬、见小利而忘大利、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视长久的利益,这都是公认的。某些时候,这是优点。而某些时候,这就是缺点。”

“从达维亚以及爪哇问题,都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从荷兰连连战败、甚至在七十年前法荷战争期间裁军裁撤海军等等事,都能看出这一点。”

“以最简单的来说,达维亚的蔗糖问题。”

“东印度公司在盲目扩充蔗糖产能的时候,是否意识到西印度群岛制糖业的兴起?是否意识到欧洲各国严重的关税保护主义?是否意识到大量的、廉价的、背后有祖国的一群,在糖厂被压榨的危险?”

“还有当年的对华贸易问题。这么大的事,东印度公司董事是否派研究过中国的政治体制?宗教文化?经济类型?而选择了最愚蠢的试图开战来要求贸易的做法。”

“还有鸦片问题。在天朝下达了禁止鸦片的法令后,英国东印度公司明确表示,自己不会售卖鸦片,而是悄悄地由第三方售卖;葡萄牙用土耳其的鸦片,作为最大的鸦片供应者,也是寻找当地的天主教徒作为媒介。唯独荷兰东印度公司,却大张旗鼓明目张胆地以公司名义来销售鸦片。”

“还有茶叶问题、香料问题、达维亚中转问题、平山常陈事件中的行贿问题、波斯的货栈经营问题……种种这些问题,都可以看清楚一件事:即荷兰根本没有经商的天赋,只不过在一个特殊的时代把握住了时代的。”

“就像是蒙古曾经短暂地成为最广阔的帝国一样。如今却不会有认为他们是最善战的民族。”

“所以,中荷贸易,由天朝这边进行前期的监管,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你们根本不懂什么叫贸易。”

这是个简单的偷换概念。

很多缺点,是商业资产阶级的通病,并不是荷兰所谓的“民族”的问题。

但是,偷换概念来说,也没错。

因为,荷兰是商业资产阶级最早兴盛起来、并且最早控制国家的,他们的通病,表现出来,就像是荷兰的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