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七章 海牙惨案(八)(2/3)

是要击败英国。

南美,隶贸易被英国抓着、其余的在西班牙和法国手里,要么击败英国、要么怒法西联军。

加勒比海,荷兰海盗和商船,是法、西、英三国共同打击的对象。

非洲,那是葡萄牙的地盘。

亚洲……亚洲要翻一个拥有二亿的天朝上国,不是赢,而是要全杀光。因为这么大的体量一旦喘气,就是无休止的报复。

安东尼认定,就算荷兰集权了,这几件事哪个也办不成啊。

这几件事里最简单的,都需要荷兰用全欧最高的税率和全欧最高的征兵比去挑战的,而且现在连五五开的机会都没有。

既如此,还谈什么未来呢?

慢慢腐朽,混一算一,等死就是了。

然而好死不如赖活着。

而现在大顺毁了荷兰的金融业,法国要是再攻进本土,那就不是慢慢腐朽了,而是直接一把火烧没了。

这个非常丧且颓然的回答,让康不怠有些错愕。

他以为,这么一问,能引得眼前这位前大议长眼前一亮,觉得和英国打第四次英荷战争并且打赢,才是荷兰的未来之所在。

万万没想到,得到的却是一种躺平等着慢慢死的回答。

康不怠心道,公子想着要把荷兰的气神打没了、把荷兰的大国怀和上国心态彻底碾碎。

这可倒好,碾碎是碾碎了,直接给他们碾的躺平等死了。

正琢磨着该怎么把话题往“荷兰真正的、有希望的未来”上引时,外面一个神色匆匆地走进来,附在康不怠的耳边小声说了几句话。

然后将一张纸递到了康不怠的手里。

安东尼见康不怠看了看手里的纸张,出于礼貌,并没有去问什么。

但康不怠却主动扬了扬纸道:“看来你们的执政官是个狠呐。海牙那边出了点事。”

“有一群因为捕鱼问题去请愿的渔民,希望英国放松一下对渔场的管制和对荷兰渔船的抓捕。”

“结果好端端的,可能也就是说了几句过激的话吧?你们的执政官居然下令屠戮,打死十七,六十多受伤。”

“你们欧罗各国挺有意思的。英国国王连英语都不会说、荷兰执政官为了英国屠杀荷兰百姓。嗯,有意思。”

他说的轻描淡写,可事实上都是他一手策划的。

到底是不是只是说了几句过激的话、亦或者是这些是不是全都是真正的渔民,他比海牙宫廷里的那些更清楚。

安东尼对死了十七个这件事,并不关心。死点而已。

而是在这件事从康不怠的嘴里说出来后,他立刻想到了一件旧事!

几年前,依旧是这群中国,依旧是在荷兰,依旧是舆论煽动,最终导致了奥兰治派上台。

今天海牙发生的这件事,死十几个本身,安东尼觉得倒是无所谓,自己既不认识也不关心。

只是,这种作的味道,实在是太熟悉了。

和前几年的奥兰治家族向阿姆斯特丹进军事件,一样的味道。

一种莫名的熟悉感,让安东尼一下子警觉起来。

看上去做法有些区别,可实际上却是一样的。

之前大顺在这边开办了一些黄色的小报,靠着报纸的发行、荷兰狭小的国土环境、以及在安东尼看来颇为彩和能抓住心的社论笑话东方趣闻、再加上补贴后的低廉价格,迅速地传遍了荷兰的大街小巷。

最后临走之前,一番讽刺挖苦荷兰、侮辱荷兰国体的文章,彻底引了荷兰民众的绪。

驱逐大顺外使节团、恭迎奥兰治家族上台、对法正式宣战,一气呵成。

只不过,这一次,大顺之前办的那些小报,都被荷兰取缔了,没有话语权了。

可是,海牙一下子死了十几个,还是执政官的宫廷前,还是因为捕鱼生计问题的请愿。

这都不需要报纸去引导绪、也不需要制造舆论、更不需要非得登上报纸才能传播。

最多一周,整个荷兰都会知道这件事。无需报纸来引导绪和舆论,之前积累的种种不满,都会发出来的。

这,只是之前旧手段的变种,在报纸话语权被取缔之后的另一种表现而已。

安东尼警觉到了其中的谋味道,却不知道这些中国为什么要这么做。

甚至,之前安东尼也不了解这些中国为什么非要把奥兰治家族推上台:奥兰治家族是否上台,他觉得丝毫都不会影响大顺下南洋的进程,也不会影响到荷兰被牵制在欧洲战场上。

现在大顺这伙又故技重施,又在煽动舆论、制造绪,这又是为了什么?

要说这背后没有大顺这伙控,安东尼无论如何是不会相信的。

可目的呢?

当初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