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别样心思(1/2)

阵阵的北风吹过,多铎禁不住咒骂了几声,长期在北方生活的他,丝毫不畏惧严寒,不过寒冷的气候对于征伐的大军来说,不是很有利。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五万大军从京城出发,行军五天时间,也就是三百多里地,这样的行军速度,在多铎看来,与蜗牛爬行差不多,不过这是多铎与多尔衮商议之后采取的行军策略,其中自有审议,再说了,大军之中的五门红夷大炮,实在太过于笨重,拖累了行军的速度。

多铎没有打算强攻潼关,他与多尔衮详细分析了潼关的地形,典型的易守难攻之处,有些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味道,如果一定要强攻,那么红夷大炮将要发挥出来决定的作用。

屡次打败李自成及大顺军,让多铎略微有些轻敌的意思,此番再次征伐李自成,多铎内心有颇多的怨气,如果没有景州之战,此刻的他已经彻底打败了李自成和大顺军,说不定已经斩杀了李自成,彻底稳定了北方,何来此番的征伐。

多铎很顽固,轻易不会改变自身的想法,尽管多尔衮认定明军已经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战斗力变得强悍,大明的皇帝朱慈烺很不一般,有些点石成金的本事,可多铎依旧看不上明军,依旧轻视和蔑视明军,如果按照他原来的想法,一定是率领大军前去山东征伐,彻底打败盘踞在山东的明军。

多铎没有多尔衮的格局,也许是身处的环境不一样,豪格与叶臣阵亡,多铎没有那么伤心,反而认为朝廷之中少了一个潜在的威胁,至于说五千正红旗军士的陨落,这倒是不小的损失,可也没有伤及八旗军的根本。

吴桥之战和景州之战,让多铎略微重视大明朝廷与明军,但远没有达到高度重视之程度,若不是多尔衮的严令,以及已经晋升为英亲王的大哥阿济格的劝阻,多铎甚至可能率领五万大军前往山东作战,彻底打败盘踞在山东的明军。

身后响起了马蹄声,多铎瘪了瘪嘴,并未回

马蹄声骤然停止,一个声音传来。

“主帅,我看今可能要降雪,大军还需要找到合适的安营扎寨的地方。。。”

多铎抬看了看乌云密布的天空,微微点了。

“七哥,你是副帅,这些事应该是你来心,不必向我禀报。”

大军的副帅是阿泰,不久之前刚从沈阳来到京城,阿泰排行第七,比皇太极还要略大一些,此次刚刚得到晋升,敕封为多罗饶余郡王。

泰从沈阳来到京城,并非是多尔衮的意思,应该是皇上与皇太后的要求,谁都知道阿泰是支持皇太极的,不过此惧内财,更是抱怨,数次违背皇太极的旨意,也数次被皇太极和朝廷惩戒,要不是皇太极看在兄弟的分上面,阿泰早就被剥夺一切的爵位。

泰的作战能力还是颇为强悍的,十年之前就担任大军的主帅,出征蒙古部落,取得大胜,若不是格方面的原因,应该能够参加更多的战斗,立下诸多的战功。

多尔衮、多铎和阿济格都或者看不起阿泰,主要还是因为阿泰惧内,要知道在满权贵之中,怕是最被瞧不起的。

多尔衮让阿泰协助作战,多铎一万个不愿,若不是阿济格已经晋升为英亲王,多铎此番还是与阿济格并肩作战,放眼整个的朝廷,够资格成为大军副帅之少之又少,没有办法的况之下,多铎只能答应,好在阿泰的作战能力还是不错。

行军路上,多铎与阿济格几乎没有什么流,军中的事宜多铎几乎不心,全部都给了阿泰,他需要心的是大军如何打败与剿灭李自成的事宜。

泰看了看多铎,没有继续开,扭转马前去安排布置。

泰内心同样有怨气,皇太极猝然病逝,多尔衮与豪格之间的皇位之争他并未参与,要说阿泰不是蠢,他早就看出来多尔衮的能力远强于豪格,再说了,多尔衮、多铎与阿济格三个亲兄弟,其中两都是八旗军旗主,实力非同一般,反观豪格,仅仅掌握正蓝旗,没有成为皇帝的时候,不可能得到正黄旗和镶黄旗的全力支持,所以多尔衮的胜算要大一些。

多尔衮成为摄政王,完全掌控了朝政,阿泰无所谓,自己该怎么过子继续过子,也不用太过于心朝廷里面的事

惧内财,抱怨,这样的格特点,让阿泰逐渐被排斥出权力的中心。

等到阿泰察觉到况不对的时候,一切都晚了,多尔衮率领八旗军前往山海关,阿泰连忙写去奏折恳请参战,期盼立下战功,被多尔衮直接无视,尔后多尔衮调遣驻扎沈阳的大军前往京城,名单里面依旧没有阿泰,被无奈的阿泰,直接找到了皇太后,说了一大堆的好话,才得以跟随大军前往京城。

泰渴望率领大军独立作战,他有胜任统帅的能力。

遗憾的是,阿泰没有机会,此番能够成为副帅,已经算是老天开眼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