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别样心思(1/2)
阵阵的北风吹过,多铎禁不住咒骂了几声,长期在北方生活的他,丝毫不畏惧严寒,不过寒冷的气候对于征伐的大军来说,不是很有利。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五万大军从京城出发,行军五天时间,也就是三百多里地,这样的行军速度,在多铎看来,与蜗牛爬行差不多,不过这是多铎与多尔衮商议之后采取的行军策略,其中自有审议,再说了,大军之中的五门红夷大炮,实在太过于笨重,拖累了行军的速度。
多铎没有打算强攻潼关,他与多尔衮详细分析了潼关的地形,典型的易守难攻之处,有些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味道,如果一定要强攻,那么红夷大炮将要发挥出来决定的作用。
屡次打败李自成及大顺军,让多铎略微有些轻敌的意思,此番再次征伐李自成,多铎内心有颇多的怨气,如果没有景州之战,此刻的他已经彻底打败了李自成和大顺军,说不定已经斩杀了李自成,彻底稳定了北方,何来此番的征伐。
多铎很顽固,轻易不会改变自身的想法,尽管多尔衮认定明军已经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战斗力变得强悍,大明的皇帝朱慈烺很不一般,有些点石成金的本事,可多铎依旧看不上明军,依旧轻视和蔑视明军,如果按照他原来的想法,一定是率领大军前去山东征伐,彻底打败盘踞在山东的明军。
多铎没有多尔衮的格局,也许是身处的环境不一样,豪格与叶臣阵亡,多铎没有那么伤心,反而认为朝廷之中少了一个潜在的威胁,至于说五千正红旗军士的陨落,这倒是不小的损失,可也没有伤及八旗军的根本。
吴桥之战和景州之战,让多铎略微重视大明朝廷与明军,但远没有达到高度重视之程度,若不是多尔衮的严令,以及已经晋升为英亲王的大哥阿济格的劝阻,多铎甚至可能率领五万大军前往山东作战,彻底打败盘踞在山东的明军。
身后响起了马蹄声,多铎瘪了瘪嘴,并未回。
马蹄声骤然停止,一个声音传来。
“主帅,我看今可能要降雪,大军还需要找到合适的安营扎寨的地方。。。”
多铎抬看了看乌云密布的天空,微微点
开
了。
“七哥,你是副帅,这些事应该是你来
心,不必向我禀报。”
大军的副帅是阿泰,不久之前刚从沈阳来到京城,阿
泰排行第七,比皇太极还要略大一些,此次刚刚得到晋升,敕封为多罗饶余郡王。
阿泰从沈阳来到京城,并非是多尔衮的意思,应该是皇上与皇太后的要求,谁都知道阿
泰是支持皇太极的,不过此
惧内
财,更是
抱怨,数次违背皇太极的旨意,也数次被皇太极和朝廷惩戒,要不是皇太极看在兄弟的
分上面,阿
泰早就被剥夺一切的爵位。
阿泰的作战能力还是颇为强悍的,十年之前就担任大军的主帅,出征蒙古部落,取得大胜,若不是
格方面的原因,应该能够参加更多的战斗,立下诸多的战功。
多尔衮、多铎和阿济格都或者看不起阿泰,主要还是因为阿
泰惧内,要知道在满
权贵之中,怕
是最被
瞧不起的。
多尔衮让阿泰协助作战,多铎一万个不
愿,若不是阿济格已经晋升为英亲王,多铎此番还是与阿济格并肩作战,放眼整个的朝廷,够资格成为大军副帅之
少之又少,没有办法的
况之下,多铎只能答应,好在阿
泰的作战能力还是不错。
行军路上,多铎与阿济格几乎没有什么流,军中的事宜多铎几乎不
心,全部都
给了阿
泰,他需要
心的是大军如何打败与剿灭李自成的事宜。
阿泰看了看多铎,没有继续开
,扭转马
前去安排布置。
阿泰内心同样有怨气,皇太极猝然病逝,多尔衮与豪格之间的皇位之争他并未参与,要说阿
泰不是蠢
,他早就看出来多尔衮的能力远强于豪格,再说了,多尔衮、多铎与阿济格三个亲兄弟,其中两
都是八旗军旗主,实力非同一般,反观豪格,仅仅掌握正蓝旗,没有成为皇帝的时候,不可能得到正黄旗和镶黄旗的全力支持,所以多尔衮的胜算要大一些。
多尔衮成为摄政王,完全掌控了朝政,阿泰无所谓,自己该怎么过
子继续过
子,也不用太过于
心朝廷里面的事
。
惧内财,
抱怨,这样的
格特点,让阿
泰逐渐被排斥出权力的中心。
等到阿泰察觉到
况不对的时候,一切都晚了,多尔衮率领八旗军前往山海关,阿
泰连忙写去奏折恳请参战,期盼立下战功,被多尔衮直接无视,尔后多尔衮调遣驻扎沈阳的大军前往京城,名单里面依旧没有阿
泰,被
无奈的阿
泰,直接找到了皇太后,说了一大堆的好话,才得以跟随大军前往京城。
阿泰渴望率领大军独立作战,他有胜任统帅的能力。
遗憾的是,阿泰没有机会,此番能够成为副帅,已经算是老天开眼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