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第016章 闹心的冬天(2/3)

月底、十月初进行收割。

谢先生端起酒盏咪了一口,神情中似乎特别的享受。

过后,他看着朱学休,又说道:“怎么,他是会昌人?”

“大少爷你不说我还真不知道,他来了这么多回了,我只是觉得他的口音不似仙霞贯的口音,但是分辨不出他从哪里来,十里不同音,你让我上哪找和他一样口音的人去。”

“呵呵……”谢先生呵呵的笑起,丝毫没有难为情

在一个地方呆久了,说话就会沾上当地的口音,谢先生如此,谢灶生也是这样,许许多多的人员都是这样,除非是从不出远门、不走乡串户的人才能保证纯正的口音,否则难免带上外地口音。

妇们自然不消多说,娘家是一个口音,夫家又是一个口音,就是光裕堂许多的男掌柜,到临近的乡镇多了,也会口音开始变杂,说话的腔调和语气变得不同,朱学休从小在仙霞贯长大,但是受到邦兴公和其祖母的影响,口音就与仙霞贯大有不同,而且词汇、用词上与仙霞贯和光裕堂大有差别。

“会昌离这里并不远,走路也就三五天,如果脚程急些,走得快的,时间更短,说不定他下午就回去了,回到会昌也不迟。”谢先生如此说道。

他的解释颇有道理,合情合理。

朱学休初时还微微点头,只是听到最后,他的脸色就变了,因为他看到了谢先生的慌张。

谢先生掩饰的很好,但是朱学休从小跟在谢先生身旁,一连十几年,成年之后虽说来得少些,但是总是经常遇见,谢先生的动作虽然轻微,但是朱学休晓得他在慌张。

“他在慌什么?”朱学休心里暗念,眉头微皱。

他细细的观察着谢先生的举动,回想着对方在光裕堂呆过的情景。

心思转动。

朱学休脸色慢慢的回复了正常,他端着酒杯,面上不动声色,只是脸上的热情却消失了。

话不投机半句多。

朱学休再也没有开口说话的意愿,坐在房间陪着对方小饮了几杯,然后起身告辞,谢先生起身送行。

得知朱学休要离开,两位护卫队员赶紧的把搀扶到竹轿子上,双手用力,将竹轿子抬出大门,到了大门外面再将竹棍架到自己肩膀上,这也是仙霞贯的规矩,习俗中不在家里抬轿。

朱学休腿脚不便坐在小房里行动无法看到卖货郎,然而此时他坐在竹轿子,简易的竹轿子一览无余。

他看到卖货郎就在光裕堂的祖祠门口,两眼望着这边,年约四十岁,此时正,一身破旧的夹袄,衣服上好几个补丁,只是拾缀的还算整齐,面目干净。

仙霞贯的人好卫生,妇女和孩子们更加是这样,衣服可以旧,但一定要整齐,要是身上邋遢,更加不会有人光顾生意,卖货郎深知这一点。

看到他的穿着打扮,朱学休微微的点头,远远的看着对方,对方此里也正望着他和谢先生,看到朱学休的目光扫过去,对方赶紧的将目光放下,扭头看向了别处。

看似无意,实则有心。

看到对方如此,朱学休的脸色瞬间变寒。

“谢先生,麻烦你告诉这位货郎,无论他来自哪里,这里不欢迎他,让他以后不得再到光裕堂来,若有违反,我剥了他的皮,当场活埋了他!”朱学休咬牙切齿,面色霜寒,凝重的能够拧出水来。

谢先生听见,面色大变,正欲开口说话,不想朱学休手底一拍,竹轿子稳稳当当的抬了起来,快步离开了小学堂的门口

“大少爷慢走!”

谢先生的脸色数变,眼睁睁的看着朱学休坐着竹轿子走远。

“唉……”

他忍不住的叹了一口气,摇摇头,然后扭头看向了光裕堂祠堂门口的卖货郎,看到卖货郎看着他,谢先生又忍不住的摇了摇头,思索过后,朝着对方走了过去。

卖货郎看到谢先生走过来,点头哈腰。“谢先生,您需要点什么?”

“我这回带了新到的湖州纸笔,我给您看看?”

一边说话,一边动作,卖货郎搬开放在地上的挑担,挪开上层的物件,将纸笔露了出来。

谢先生顺势凑了上去,拿眼观看。

货担有些矮,站着不方便,谢先生干脆蹲了下来,拿起纸笔一一的观看,微微点头

只是他的嘴里却低声的说话,皱着眉头告诉对方。“以后不要到这里来了,朱学休已经起疑了。”

“啊,怎么可能,我不是来到好几回了吧,什么事情都没有,他怎么一回发现我了,难道你露出了马脚?”卖货郎大惊。

他手里拿着宣纸,展示给谢先生细看,低声说过之后,接着又是大声的说道:“谢先生,您看看,这宣纸不错吧,这是刚到的好货色,您要是满意,我便宜些卖给你,我最尊重的就是读书人,您这样的斯文人如今可是少见。”

“呵呵……”

卖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