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卷第008章 张如玉和小北福(2/3)
购置了三十几副棺材,在祠堂里、祠堂外皆是一字排开,排成几行。祠堂里摆着的是朱贤良和其它朱氏族的棺木,祠堂外摆着的是其它各村各姓。
按照乡俗,凡是送行者,在送行之前,主家都必须为他们在出行之前提供一顿早饭,包括死者家属在内,前来送行的数有一千多
,祠堂内外
山海。
光裕堂祠堂里常备的120张八仙桌在祠堂外的空坪上一一摆开,先是打杂、理事员,后是家属、送行
员,满满当当分成了两拔,未成年的小孩子不给上桌,最后才排下来。
孝服孝带就摆在祠堂大门,重孝者是孝服,送行者是白纱,后勤、打杂
员另外发一条毛巾。仙霞贯的孝服与其它地方有些不一样,没有衣服,只有
戴。一个宽
的三角帽,后面带着两根飘带。
捧灵者属于重孝,除了白色戴之外,手里必须举一根哭丧
。黄竹锯断,不足两尺,上
的一端塞上黄色的黄裱纸,就那就是哭丧
。
花圈在前,哭丧清道。
随着礼炮,朱学休捧着二叔朱贤良的遗像,正要随着前面的花圈启程,谁知就在这时候,祠堂出去的大路上迎面开来一辆黑色的小汽车来。
朱学休认得那是朱贤德的座驾,听到对方鸣喇叭后,一行就停了下来,给汽车让开一条道。
小汽车来到祠堂门,很快就停了下来,一开门,出来的居然不是朱贤德,而是一大一小、一男一
的两个
。
看着才二十出
,模样俊俏、面
致,虽然穿着一身素色的旗袍,但掩不住她的天生丽质;而另外一个
是只有六七岁的小男孩。
“贤良……”
“呜呜……”
那刚下车,直接就扑到了朱学休身侧,那是朱贤良的衣冠棺,挂着他的遗像,扒住棺材,失声痛哭,那小男孩就跟在她身边,众
纷纷看着,议论不休。
她是谁?
朱学休也一样奇怪,两个一大一小,他一个都不认识,不过他知道这两个
肯定是与二叔朱贤良有关系。
就在朱学休的疑惑中,朱贤德从车里走了下来,径直过来,直接拖着那小男孩走到了邦兴公面前。
“邦兴叔,这是北福。“
“北福?”
邦兴公一愣,马上就明白怎么回事,向身边一伸手,赶紧的将老曾递过来的老花镜架好,戴到鼻梁上,对着面前的孩子细细打量。
朱贤良见到,微微一笑,低着又对着那名小男孩说道:“北福,这是你爷爷,……叫他阿公。”
“叫啊。”
朱贤德催促着,还把小男孩往邦兴公的膝前推,不过小北福却是有些怕生,呆在朱贤德面前就是不肯过去,被邦兴公打量的直低着脖子,不敢抬眼来,两眼怯生生。
邦兴公盯着面前的孩子,越看越是眼熟,越看越是相像,邦兴公脸上就笑了,喜上眉梢,连叫三个好。
“好好好……!”
“还真是北福,几年不见都长这么大了。呵呵……”
“好,北福,到公公这来!”
老爷子伸出手示意,让北福到他身边,不过小北福不乐意。
邦兴公面上有些诧异,但也不以为意,伸出手在对方顶上摩了摩,温言温语的对着他说道:“孩子别怕,你见过我的。”
“当年你爷佬(就是父亲)带着你回来,你才刚刚过了两岁,连爸爸都不会叫,更不会认得我啰。”
“不过既然回来了,那就好,在家里陪着公公好好过。”
北福是朱贤良的孩子,当年曾经随父亲一起回家探亲过,邦兴公看到他平安归来,很是高兴,对着他连连招手,想着安排把他先行领回家安顿。
只是小北福却是依着朱贤德,就是不肯到邦兴公面前,老曾近前想带着他,小北福更是后退,急了还往朱贤德膝前钻。
六七岁的小孩子正是天不怕地不怕,好奇心棚的时候,小北福的这种行为惹得邦兴公和老曾都有些奇怪。
见到这样,朱贤德赶紧对着他们解释,道:“路上有了点事,他现在有些怕生,粘。”
“嗯。”
邦兴公轻轻点,不予追究,就让小北福在朱贤德跟前呆着,转而问起了小北福的母亲。“就她们两个?其他呢,秀英呢,秀英哪去了?……”
最后,邦兴公又呶着嘴,对着那扑在朱贤良棺木上的问着朱贤德。“她又是谁?”
朱贤良的妻子就叫黄秀英,邻乡,朱贤良参军后,没有几年就随军离开了家乡,夫妻俩一直在外,只是偶尔回乡看看。
“其他没了,具体
况你要问问她。”
朱贤德摇着,指着还在棺材上哭泣的旗袍
说道:“她姓张,上方向的皖省
,叫如玉,是贤良在外纳的妾室。”
朱贤德回话,邦兴公先是一愣,然后还是一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