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同是天涯沦落人(1/3)
陶大勇现在过得很不如意。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官的确是升了,从统制连跃两级,现在已经是指挥使了,还得了云骑都尉的勋职。但尴尬的是,他没有得到任何的职事任命。
按理说,他进京之后,应当是接手赵正的捧
军指挥一职,陶大勇也一直是这么以为的。虽然定武军是以步军为主,但在北地与辽军作战的
,对于骑兵作战是一点儿也不陌生。
至少比一直在京城中养尊处优的那些
要强得多。
陶大勇本来是踌躇满志的。
以他的功勋,也的确可以在京城之中昂着
走。
但让他失望的是,他不仅没有得到捧
军指挥使的这个比较关键的职位。而且在官家接见了他一次,勉励了他一番之后,也没有了下文。
这就让他处境比较地艰难了。
没有职司,光靠一个指挥使和云骑都尉的勋职的薪俸,一家子想要在汴梁生活,可就真的不容易了。
虽然说起来他的薪俸以前勋职的薪俸很高,可汴梁的生活成本也远远地超出了陶大勇的预估。
一家
现在住在一个租来的小院儿里。大小十几
子,勉强将
塞了进去,那里还谈得上宽敞呢!而就是这样一个小院子,一个月也要二十贯钱。
当初租这个小院子的时候,只是准备过渡一下,因为只消接了捧
军指挥使这个位置之后,自然就有官府提供的相应的居所安置了。
可哪里知道,这事儿居然就拖延下来了。
不但捧
军指挥使的位子没有,连到底怎么安置他,也没了下文。
更恼火的是,他还不能走。
只能老老实实地呆在汴梁,等候下一步的安排。
汴梁居,大不易。
要不是以前当定武军统制的时候还有些积存,现在只怕就艰难了。
现在每隔几天,陶大勇便要去铨叙官厅一趟,问一问自己的境况,但铨叙厅的
皆是一问三不知,只说是让他等着。
这一等,便是几个月的时间,还是没有只言半语。
陶大勇是真的急了。
如果仅仅是他个
的事
,还好说一点儿,了不起那就不当这个官儿了,卸甲归田,带着家
离开汴梁回大名府去。当定武军统制这些年,他自然不是一无所得,在大名府附近还是置了田宅的。不说大富大贵,但总是能吃喝不愁。
但他走不了。
他的部下,现在亦是处境堪忧。
最开始的时候,他们还是颇受欢迎的,不少
表示了对定武军的关切
护,但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便像陶大勇本
的待遇一样,这种关切
护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不信任感和防备之心。
陶大勇知道,这是因为荆王失势的缘故。
而他们,作为荆王的嫡系部下,也跟着倒霉了。
最开始对定武军的安排,全部没有了着落。定武军的军官,原本是要去上四军各部升上一级之后任职的,定武军的士卒,也将会被安
到上四军中作为骨
力量存在。
调边军
京,本来就是想要提高上四军的战斗力的。
毕竟上一次,他们被萧定打得太惨了。
可是现在,这一切都没有了影子。
定武军没调到了一处极偏僻的军营之中暂时驻扎。陶大勇只消看看周边的驻军,便知道朝廷对于定武军的提防之心了。
在定武军的周边,竟然有上四军的三个军营,将他们的驻地牢牢地包围了起来。
难不成定武军还能造反不成吗?
陶大勇只能苦笑。
现在,他连定武军也回不去了,因为他已经卸任了定武军统制一职。
定武军的
子越过越糟糕了,不但薪饷不能按时发放,连平常的生活所需物资,也渐渐的欠缺了起来。
不时会有过去的部下跑来找陶大勇诉苦,但陶大勇现在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他去枢密院找过几次,发现定武军现在的困境,是某些有心
在故意刁难的结果,原因就是他们是荆王的部下。
枢密院中相识的朋友,警告陶大勇现在不要多管闲事,他已经不是定武军的统制了,要是他伸手管了,于
于己都不是好事。
可是陶大勇又怎么能做到视而不见呢?
现在他很犯愁。
他可是清楚,自己麾下这些百战余生的
,真实的
有着多么的
戾,一旦越过了他们忍耐的极限,他们什么事
都有可能做得出来的。
现在,他还在拼命地压制着这些旧部,因为他清楚,这些
不管做了什么事
,最后也一定会算在他的帐上。
这几个月来,他已经往里悄悄地贴补了上千贯了。
好在定武军终究还是有正军,上
虽然苛待,但总还不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